忠學先生書法集序
忠學先生的第二本書法集即將付梓,囑我率意說幾句話。
書法乃中國的國粹,古代做官的人,放到今天來看,個個都稱得上是大書法家。為什么呢?蓋因那時做官的人,首先須是獲得舉人及進士功名的人。類比今天,即是碩士與博士。古人的十年寒窗,毛筆是唯一的書寫工具。今天,沒有哪位碩士與博士不會使用電腦。比之古代,亦沒有哪位舉人與進士不能使用毛筆。孔子曰“學而優則仕”,凡讀書人最有出息的,都躋身官場報效國家,為民服務。因為這層緣因,古代的大書法家,基本上是做官的人,如王羲之、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王鐸、何紹基等,不勝枚舉。
忠學先生同我一樣,都長期從事行政工作。雖然喜歡書法,但從鋼筆到電腦為主要書寫工具,在工作期間使用毛筆的機會并不多。直到退到二線之后,卸下政務之累,空余時間多起來了,才又重溫童年時的書法夢,過起遲到的“翰墨生涯”來。像我和忠學先生這樣練習書法的老同志,不在少數。因為社會浮躁的原因,也因為有些老同志的急功近利,學了一兩年,就以書法家自居,因此引起一些書法愛好者的不滿,將這類人的書法稱為“老干部體”。話很難聽,但也道出了值得我們警惕的現象。
瀏覽忠學先生的書法,值得我們欣喜的是少見“老干部體”的粗俗,倒是有幾分合乎文人性情的書卷氣。起筆不俗,一是說明忠學先生有嚴格的藝術追求,二是證明他還是有童子功的。更有一點值得肯定,他書寫自己創作的詩詞,這也是中國書法的一個傳統。如果一個人專門抄寫別人的詩詞格言,字寫得再好,也不能稱為書法家。說到底,書法家首先必須是一個文人,腹有詩書氣自華,沒有詩書呢,恐怕就是一個抄書匠了。
寫出這段感言,與忠學先生共勉。
2010年秋
上一篇:熊召政《《湖北省文史研究館六十年》序》
下一篇:熊召政《用智慧升華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