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戲賦云山
【題解】
公元1196年,由于上饒(今屬江西)帶湖寓所毀于火,辛棄疾于是遷居到鉛山(今屬江西)東北的期思渡,此詞就作于他居住期思的瓢泉寓所期間。這首詞雖然題為“戲賦云山”,所描述的是一種自然現象的瞬息萬端變化,但字里行間卻暗示了他一生報效國家,卻不料處處受阻,以致于壯志難酬。但他心中始終寄寓不變的信念:雖然堅持抗金北伐多次受到求和派的排斥與打壓,但是,就像大雪壓不垮青松一樣,他的信念不僅不會消亡,反而會逐漸強大。
【原文】
何人半夜推山去①?四面浮云猜是汝②。常時相對兩三峰③,走遍溪頭無覓處④。
西風瞥起云橫度⑤,忽見東南天一柱⑥。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舊住。
【注釋】
①推山去:把大山推走。此處暗喻浮云遮山。②汝(rǔ):你。這里指浮云,暗指朝中的黑暗勢力。③常時:平時。④無覓處:沒有什么地方能夠找得到,遍尋不見之意。⑤瞥起:猛然吹起;驟然而起。瞥:本意是指目光向下歪斜地掃了一眼,引申義是突然,倏忽。云橫度:浮云橫飛。⑥天一柱:天柱一根,擎天柱,即指青山。
【譯文】
是什么人在半夜時分把大山推走了?我抬頭看天空,此刻四面都是浮云,我猜想那一定是你干的。平常相對而視的幾座山峰,現在找遍溪流岸邊的盡頭,卻依然找不到它們的去處。
西風猛然吹起,只見浮云橫沖直撞,忽然看到東南方向有擎天柱一根。老僧見狀拍手大笑,對著它連聲夸贊,而且高聲歡呼,原來擎天的青山依舊在這里居住。
上一篇:辛棄疾《永遇樂·投老空山》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玉樓春·江頭一帶斜陽樹》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