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己亥(1179)春,作者時年四十。當時主和已成既定國策,詞人屢遭彈劾、備受排擠,當時任漕運副使,掌管糧運,從湖北調湖南,同官王正之為他擺酒餞行,因作此詞。此詞不直抒胸臆,通篇假托美人惜春與感傷身世口氣,寄托作者傷時和自鳴不平之意。
上片寫傷春傷時意緒。一起即寫春歸,陳廷焯謂為倒折有力之筆。蓋“更能消”前,春光早已一天不如一天,由此言之,春天還經得起幾番風雨摧殘?詞人掐去開頭,徑直從“更能消”說起,就使人感到是從千回百轉后倒折出來。形象暗示是南宋王朝風雨飄搖,形勢急轉直下。從春歸說到惜花,又由惜花憶及春初?!跋Т洪L怕花開早”,是因為花早開則難久,這種心情只有珍愛花、懂得花的人才有。與杜甫所謂“花開緣底急,老去愿春遲”,有同樣心情。這里的寓意似是,過去形勢較好,只恐欲速不達,想不到形勢變成今天這個樣子。詞人祈求春光暫留,不要去得太快,就是希望穩住形勢。“天涯芳草無歸路”語出《楚辭·招隱士》,大約是以“王孫游兮不歸”,影射徽欽二帝的一去不返吧。寫愿望落空后,詞人展示了一個頗有意味的情境,畫檐角上還有一只蜘蛛在為挽留春天盡其微薄的努力。周邦彥《六丑》寫傷春惜花,云“愿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多情誰為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隔?!泵莱赏矫畋葦M,稼軒則深有寄托。詞中蜘蛛網絮,頗有點精衛填海式的悲壯,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也。一個“怨”字,表現了作者對南宋王朝愛深恨也深的矛盾心情。
下片寫失寵失意情結。過片轉意,以陳皇后失寵事自喻失意?;蜓浴凹哑凇倍?,是全篇點睛,稼軒南歸十八年,《應問》二篇與《美芹十論》,以和議方定而不行,此佳期之誤也。“準擬佳期又誤”、“娥眉曾有人妒”即屈賦“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意,前句怨君,后句斥佞。承“長門事”、謂陳皇后尚能買賦陳情,而自己則言路不通,更進一層。承“有人妒”,而聯及玉環善妒、竟死馬嵬,飛燕善妒、見廢自殺,以詛咒弄權小人。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最后景結,寄托著作者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耽憂。
本篇立意似《離騷》,蓋讒諂害明、賢人失志,古今同慨。據說孝宗看了很不高興?!峨x騷》有云:“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此詞上片即感春秋代序,其中對春光零落的惋惜,也就是對國勢衰微的惋惜;下片即傷美人遲暮,對失寵宮女的慨嘆,也就是對英雄見棄于朝廷的慨嘆。兩重寄托,詞意深厚。詞多用倒折(更能消)、轉折(何況、縱買)、呼告(春且住、見說道、君莫舞、君不見、休去)等手法,筆態飛舞,沉郁頓挫,回腸蕩氣,至于此極。
上一篇:辛棄疾《水龍吟》賞析原文與詩歌鑒賞
下一篇:辛棄疾《永遇樂》賞析原文與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