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怨慢
中呂宮
予頗喜自制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后協以律,故前后闕多不同。桓大司馬云 ① :“昔年種柳,依依漢南 ② 。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語予深愛之。
漸吹盡、枝頭香絮,是處人家,綠深門戶。遠浦縈回,暮帆零亂,向何許?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見,只見亂山無數。韋郎去也 ③ ,怎忘得玉環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 ④ 。算空有并刀,難剪離愁千縷。
【注釋】
①桓大司馬:桓溫,東晉人,官至大司馬。②漢南:漢水之南。③韋郎:即韋皋。據《云溪友議》載:韋皋游江夏,與青衣玉簫有情,約七年再會,并留玉指環。八年后不至,玉簫絕食而死。此借韋皋自喻。④紅萼:紅梅,此喻指戀人。
【譯文】
浩蕩東風漸漸吹盡了楊柳枝頭的柳絮,此地的村上人家,都是家家門庭綠蔭濃郁。遠處江上水波縈回,暮色里云帆零亂,不知馳向何處?看人間離別太多太多,也比不上長亭邊的柳樹。柳樹如果懂得人情,定不會長得如此青翠碧綠。

夕陽西下暮色將臨,回望高聳城郭已隱沒不見,只能見到無數亂山連綿起伏。我像韋郎一樣離你而去,怎能忘你贈我玉環的叮囑:第一要緊的是早早歸來,怕紅花沒有主人呵護。就算是有并州鋒利的剪刀,也難以剪斷離愁千絲萬縷。
【評點】
本詞為告別歌女姐妹而作。全詞寫長亭依依惜別情景。上片寫暮春景色和江邊渡口景象,以景寓情,抒寫離別感傷情緒。下片寫離別情景,表現相愛的深情和無盡的離愁。情篤意摯,深曲動人。
上一篇:姜夔《踏莎行》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姜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