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瞑①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②,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③。
【注釋】
①秋暝:秋天的傍晚。
②浣女:洗衣的少女。
③隨意:任憑。歇:指春花凋謝。王孫:王的子孫。后泛指貴族子弟。也可作為隱士的代稱。
【譯文】
空曠的山野剛剛沐浴了一場新雨,傍晚的涼意讓人感覺到了秋天的滋味。皎皎的月光從松樹間灑下,清澈的泉水從山石間流出。竹林一陣喧響,是洗衣的姑娘們回家了。蓮葉輕輕搖動,是那順流而下的漁船。春日的芳菲任由它凋謝吧,山中的秋景足以讓王孫久留。
【賞析】
這首是王維山水詩中的著名詩篇,詩人在如畫的詩句中,流露著自己高潔的情懷。
空山,一般指人跡罕到的山。秋天雨后的空山,分外幽靜清涼。首聯(lián)為全詩定下了基調(diào)。頷聯(lián)“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作為千古流傳的名句,卻沒有什么奇特的修辭。明月、清泉、松、石都是平常的山中之景,“照”和“流”來形容月光和泉水也是再尋常不過的用法。那么這兩句妙在哪里呢?清代盧麰、王溥《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中評道:“三四佳在景耳,景佳則語雖率直,不傷于淺。然人人有此景。人人不能言之,以是知修辭之不可廢也。”這兩句首先好在景致清幽,詩人于尋常山色中發(fā)現(xiàn)了這清幽之景,并且能夠通過詞語組合將此景道出,這種“人人不能言之”的平淡語,正是作詩難到之處。
與頷聯(lián)純粹出以平直不同的是,頸聯(lián)頗有奇巧意蘊(yùn)。所謂“竹喧”,并非竹子喧吵,而是歸家的浣女喧吵于竹中。以常理而論,“喧”字的主語是“浣女”,主語應(yīng)該放在動詞前,但這里詩人用倒裝句,將“喧”字歸于竹,既有語詞、語法上的新奇,又帶給讀者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奇特感受。“蓮動下漁舟”也是這樣,頗有新奇意蘊(yùn)。在山松明月、竹林清泉之中,尋常人家過著尋常的生活,雖然“喧”“動”,卻不嫌其鬧,倒是讓人覺得山中生活安靜質(zhì)樸。
歸家的浣女,突然出現(xiàn)的漁船,都與首聯(lián)“天氣晚”這一時(shí)間設(shè)定非常吻合。“隨意春芳歇”一句,“春芳歇”既是在說秋景,又暗合于“歸浣女”“隨意”二字,則寫出了山間生活的自由自在之感。安靜質(zhì)樸、自由自在的生活,讓人流連于此山間。“王孫”一詞,本出自《楚辭·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這一典故本身是說,山中是不適宜賢德公子生活的,公子應(yīng)當(dāng)?shù)匠衼恚蹙S反用典故,恰恰說“王孫自可留”,頗具巧思。
詩人在尋常山色、尋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幽靜又有詩意的景色,并以淡雅之筆娓娓道來,而這些如畫般的詩句中,無不流露著詩人優(yōu)雅的生活情趣。
上一篇:王維《山居即事》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維《木蘭柴》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