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王芬辭
中平五年
【題解】
王芬是冀州刺史,勾結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人,密謀在靈帝北巡河間的時候發動叛變,廢除靈帝,誅殺宦官,改立合肥侯為帝。他們想拉曹操一起,曹操分析了當前形勢后,認為這個計劃不會取得成功。后來,計劃敗露,王芬畏罪自殺。
【原文】
夫廢立之事①,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權成敗、計輕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②。伊尹懷至忠之誠,據宰臣之勢,處官司之上③,故進退廢置,計從事立④。及至霍光受托國之任,藉宗臣之位,內因太后秉政之重,外有群卿同欲之勢⑤;昌邑即位日淺,未有貴寵⑥,朝乏讜臣,議出密近⑦:故計行如轉圜,事成如摧朽⑧。今諸君徒見曩者之易⑨,未睹當今之難。諸君自度:結眾連黨,何若七國⑩?合肥之貴,孰若吳、楚??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魏志·武帝紀》注引《魏書》)
【注釋】
①廢立:古時帝王廢置諸侯,或是諸侯廢除舊君改立新君。
②伊尹、霍光:伊尹,輔佐商湯滅掉夏桀,建立了商朝?;艄猓簼h武帝死后,漢昭帝即位,霍光為司馬大將軍。漢昭帝死后,他迎立劉賀為帝,后又被他廢除,改立劉詢為帝。
③據宰臣之勢,處官司之上:宰臣,宰相。官司:文武百官。
④計從事立:根據計劃辦成事情。
⑤群卿同欲:眾位大臣共同的愿望。
⑥貴寵:尊貴和榮耀。
⑦朝乏讜(dǎng)臣,議出密近:讜臣,敢于直諫的大臣。密近:親密及親信的人。
⑧轉圜:比喻迅速。
⑨曩(nǎng):以往。
⑩七國:漢景帝時期,吳、楚、膠東、膠西、濟南、趙、甾(zī)川這七個諸侯國,以吳王劉濞為首,發動叛亂,史稱“吳楚七國之亂”。
?合肥之貴,孰若吳、楚:合肥,指的是合肥侯。王芬想要廢除靈帝,改立合肥侯為帝。合肥侯為皇室近支,身份高貴。吳、楚:指的是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
?造作非常:創造不平常的事業。
【精要簡介】
在這封信中,曹操使用了一些典故,如伊尹、霍光。伊尹是商朝的開國重臣,幫助商湯滅掉了夏國。后來,伊尹又輔佐了兩任君主,是名副其實的三朝元老。第三任君主仲壬死后,商湯的孫子太甲為君主。太甲不理朝政,被伊尹放逐,三年后又迎歸復位。自此,伊尹不再參政?;艄馐俏鳚h時期的重臣,受漢武帝遺詔,輔佐漢昭帝。漢昭帝死后,霍光迎劉賀為帝,后因劉賀荒淫無度,被霍光廢除,改立劉詢,是為漢宣帝?;艄庖虿∪ナ篮螅瑵h宣帝收回霍家的兵權,并以謀反罪殺了霍光全族。
曹操引用了這兩個人的事例,詳細分析了二人成功的條件,意在說明:帝王的廢立并不是容易的事,不要只看到成功的一面,也要看到困難的一面。
上一篇:曹操《善哉行三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曹操《明罰令》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