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首
其一
與世澹無事,自然江海人。
側聞塵外游,解驂 朱輪 ① 。
極野照暄景 ② ,上天垂春云。
張組竟北阜 ③ ,泛舟過東鄰 ④ 。
故鄉信高會,牢醴及家臣 ⑤ 。
幸同《擊壤》樂,心荷堯為君。
【校】
①驂,劉本、《文苑英華》俱作“弁”,顧元緯本、凌本俱作“ ”,誤,字書無“ ”字。
②極,顧元緯本、凌本俱作“平”。
③劉本作“張組共曲阜”。
④泛舟,顧元緯本、凌本俱作“泛泛”,非。
⑤家臣,二顧本、凌本俱作“佳辰”。
【注】
【原注】 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大理: 《唐書·百官志》:“大理寺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從五品下。”
側聞: 《漢書》:“亦嘗側聞長者遺風矣。”
解驂: 《三國志·董允傳》:“乃命解驂。”
:成按:《玉篇》:“ ,柅夷切。軾也。”今尋文義,當作止訓,知“ ”是“柅”字之訛也。孔穎達《周易正義》:“柅者,在車之下,所以止輪令不動者也。”
張組: 謝靈運詩:“張組眺倒景。”呂延濟注:“組,組帷也。”
北阜: 謝靈運詩:“卜室倚北阜。”
高會: 《史記》:“飲酒高會。”( 師古 )〔服虔〕曰:“高會,大會也。”
擊壤: 《高士傳》:“帝堯之世,天下太和,百姓無事。壤父年八十馀而擊壤于道中,觀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
其二
郊居杜陵下,永日同攜手。
人里藹川陽 ① ,平原見峰首。
園廬鳴春鳩,林薄媚新柳。
上卿始登席,故老前為壽。
臨當游南陂 ② ,約略執杯酒。
歸與絀微官 ③ ,惆悵心自咎。
【校】
①人,顧元緯本、凌本俱作“仁”。
②游,《文苑英華》作“送”,非。
③《文苑英華》作“歸轍繼微官”,顧可久本作“車轍絀微官”。
【注】
杜陵: 《太平寰宇記》:“杜陵,漢縣,在今萬年縣東十五里。《漢·志》注云‘古杜伯國’也。漢宣帝以杜東原上為初陵,更名杜縣為杜陵,后魏改為杜城縣,周建德二年省。”
永日: 《詩·國風》:“且以永日。”
上卿: 《左傳》:“王以上卿之禮饗管仲。”
故老: 《小雅》:“召彼故老。”
前為壽: 《史記》:“莊王置酒,優孟前為壽。”章懷太子《后漢書》注:“壽者,人之所欲,故卑下奉觴進酒,皆言上壽。”
微官: 歐陽 (堅) 〔建〕詩:“抱責守微官。”
其三
冬中馀雪在 ① ,墟上春流駛。
風日暢懷抱,山川好天氣 ② 。
雕胡先豐酌 ③ ,庖膾亦云至 ④ 。
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
君子外簪纓,埃塵良不啻。
所樂衡門中,陶然忘其貴。
【校】
①中,《文苑英華》作“日”。
②《文苑英華》作“山川多秀氣”。
③豐酌,二顧本、凌本俱作“晨炊”。
④云,二顧本、凌本俱作“后”。
【注】
冬中: “冬中”字出《后漢書·周舉傳》。
春流: 謝靈運《山居賦》:“毖溫泉于春流。”何遜詩:“君隨春水駛。”
衡門: 毛萇《詩傳》:“衡門,橫木為門,言淺陋也。”
其四
高館臨澄陂,曠望蕩心目 ① 。
淡蕩動云天,玲瓏映墟曲。
鵲巢結空林,雉雊響幽谷 ② 。
應接無閑暇,徘徊以躑躅。
紆組上春堤,側弁倚喬木。
弦望忽已晦,后期洲應綠。
【校】
①望,顧元緯本、凌本俱作“然”。蕩,一作“理”。
②雊,《文苑英華》作“雛”。
【注】
云天: 謝靈運詩:“崔崒刺云天。”
玲瓏: 謝靈運詩:“側徑既窈窕,環州亦玲瓏。”李周翰注:“玲瓏,明暗貌。”
墟曲: 陶潛詩:“時復墟曲中。”
應接: 《世說》:“王子敬云:‘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紆組: 謝朓詩:“我行雖紆組,兼得窮幽蹊。”李善注:“《說文》曰:‘紆,屈也。一曰縈也。’組,綬也。”
側弁: 《詩·小雅》:“側弁之俄。”
喬木: 高誘《淮南子》注:“喬木,上疏少陰之木也。”
弦望晦: 《釋名》:“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弦也。望,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月小十五日,日東月在西,遙相望也。晦,灰也。火死為灰,月光盡似之也。”
上一篇:王維《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濟上四賢詠三首》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