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鳩辭
【題解】
此詩一作“夷則格上白鳩拂舞辭”,創作于盛唐時期,后用于舞曲的歌詞。
這篇歌詞通過對白鳩形象的描繪,歌頌勞動人民德行高尚、溫順善良,清心寡欲、循政守法的高貴品質;借猛禽與鳳凰的形象對比,批判統治者的表里不一和貪婪殘忍,暗含抨擊佞臣李林甫的饞毀陷害忠良以及唐玄宗的昏庸。
【原文】
鏗鳴鐘,考朗鼓。歌白鳩①,引拂舞。
白鳩之白誰與鄰,霜衣雪襟誠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馴。
首農政②,鳴陽春③。
天子刻玉杖,鏤形賜耆人。
白鷺之白非純真,外潔其色心匪仁。
闕五德,無司晨④,胡為啄我葭下之紫鱗⑤。
鷹鹯雕鶚⑥,貪而好殺。
鳳凰雖大圣,不愿以為臣。
【注釋】
①白鳩:一種白色羽毛的鳥。此指三國時期吳國舞曲《白鳩》。
②首農政:本義是服從農業政令,這里用擬人手法。表示白鳩的子女們都服從命令。
③鳴陽春:白鳩每到農耕開始的時候,都會鳴啼報時,使農人不忘農事。
④闕五德:謂白鷺不如雞有五德。引據《韓詩外傳》所載,雞有文、武、勇、仁、新、信六種德操。闕:此讀平聲音,同“缺”,缺失的意思。無司晨:這里指白鷺不如雞能報曉。司:掌管。
⑤葭:蘆葦。紫鱗:紫鱗魚。
⑥鷹鹯雕鶚:四種猛禽。
【譯文】
輕輕撞擊編鐘發出悅耳的聲音,手擊樂鼓,發出響亮的鼓聲。這樣的鐘鼓和鳴,適合高歌一曲《白鳩》,揚起長袖,翩翩跳起拂舞。
白鳩的羽毛潔白無瑕,試問誰能與它為鄰,同它相比?它那霜雪一樣潔白的羽毛,像義士的衣襟一樣彌足珍貴。
它銜來食物同時哺養七個子女,對每個孩子都公平對待。它的子女們不搶食,不貪吃,性情溫馴。
子女們也都服從命令,長大以后,每到農耕開始的時候,便鳴啼報時,促使農人不忘農耕。
天子為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所賜的玉杖,上端就雕刻著白鳩,以示崇高美德得以傳承。
白鷺的羽毛雖然潔白,但卻不純真。它的外形潔白卻其心不仁。
缺失雞所具有的五種德行,也不像雞那樣能報曉啼鳴,還胡亂偷偷啄食我家蘆葦下的紫鱗魚。
再有就是鷹鹯雕鶚這四種猛禽,它們個個貪婪而喜好殺戮,攪得禽鳥小獸不得安寧。
身為百鳥之王的鳳凰雖然具有圣賢的德行,但是也不愿與之并列為臣。
上一篇:李白《白馬篇》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短歌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