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在論及文章寫作的時候,曾有一句名言,叫作:去粉飾,勿做作,少賣弄。
錢先生的散文《吃飯》給人們留下的印象頗深。在整篇文章當中幾乎沒有用任何的修飾之語,鮮少有華麗之辭,即使引用柏拉圖等先哲們的故事或典故,也絕無生拉硬扯“掉書袋”的嫌疑。相反,讀者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會感覺自然貼切,恰到好處。平淡的生活中含有豐富的哲理,而要把豐富的哲理講述得平淡率真,讓人接受那些人生哲理,則需要講究方法了。
錢先生偶爾也以學者身份“客串”寫小說,雖然作品不多,但大多卻以其對人生眾相的深刻洞察與諷刺贏得不少贊譽。錢先生的隨筆集《寫在人生邊上》共收有散文10篇,其對世態人生有著敏銳的觀察和剖析,語言幽默風趣,筆調犀利多變,是錢氏散文的代表之作。
他在寫《吃飯》的時候,以吃飯為切入點,展開了對人生欲求的探討。以看似再平淡不過的生活小事,嘲諷世情時弊,揭示常人忽視、誤會或掩蓋的細節,不做作,不賣弄。
錢先生的文章從來沒有任何賣弄的嫌疑,很多時候他的文章更注重一種隨性。讀過錢先生文章的人都有這種體會,用典之多、之細、之偏、之全,經常把讀者弄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再加上錢先生精通多種語言,有時候翻開他的文章一看,一半是漢字,另一半都被括號里歐洲各國文字所占,著實頭暈。當然,錢先生這樣做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賣弄自己的博學,這只是為了嚴謹之故。
錢先生這一生,并沒有什么濟世安民的宏大志向,他也沒有在學術界搶奪地盤、躋身泰斗的追求。錢先生只是一個真摯、單純、安分的學者,他對人類存在充滿好奇,對知識探究興味無窮,對功名利祿淡然而又漠然。確實,錢先生的愚與癡,與其說是迂腐,不如說是其真率性情在這個早已被物化的塵世中,異常珍貴的存在。
賣弄自己的才學,掩飾自己的無知,這就是迷失自己的表現。不如給自己一點時間安靜一下,從自己的內心深處去發現,其實這個世界有很多值得我們關注的東西。忠于最真實的自己,這樣的人才能活得更加輕松,感受更多的快樂。
上一篇:文以載道,含笑談真理的人
下一篇:一部《圍城》,讀盡人間眾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