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山石門精舍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歸風。
玩奇不覺遠 ① ,因以緣源窮 ② 。
遙愛云木秀 ③ ,初疑路不同 ④ 。
安知清流轉 ⑤ ,偶與前山通。
舍舟理輕策,果然愜所適。
老僧四五人,逍遙蔭松柏。
朝梵林未曙 ⑥ ,夜禪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 ⑦ ,世事問樵客 ⑧ 。
暝宿長林下 ⑨ ,焚香臥瑤席。
澗芳襲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尋畏迷誤,明發更登歷。
笑謝桃源人 ⑩ ,花紅復來覿 。
【?!?
①玩,一作“探”。
②緣,《唐詩紀事》作“尋”。
③秀,一作“翠”。
④疑,《文苑英華》作“言”。
⑤安,《文苑英華》作“誰”。
⑥未,一作“方”。
⑦及,一作“友”。
⑧問,《文苑英華》作“聞”。
⑨林,一作“井”。
⑩謝,一作“問”。
《文苑英華》本分“舍舟理輕策”以下另為一首。
【注】
漾舟: 謝惠連詩:“漾舟陶嘉月?!崩钪芎沧ⅲ骸把郏褐垡??!?
歸風: 木華《海賦》:“或乃萍流而浮轉,或因歸風以自反?!?
緣源: 謝朓詩:“緣源殊未極,歸徑窅如迷?!眲⒘甲ⅲ骸熬?,尋也。”
輕策: 謝靈運詩:“裹糧杖輕策?!?
蔭松柏: 《楚辭》:“飲石泉兮蔭松柏。”
道心: 梁武帝詩:“道心理歸終,信首故宜先?!?
桃源: 《搜神后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遠近,忽逢桃花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舟,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曠空,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人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難,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具言所聞,皆為嘆惋。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劉歆即遣人隨之往,尋向所志,不復得焉?!?
殷璠云:王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一句一字,皆出常境。至如“落日山水好,漾舟信歸風”,又“澗芳襲人衣,山月映石壁”,又“天寒遠山靜,日暮長河急”,又“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又“日暮沙漠垂,戰聲煙塵里”,豈肯慚于古人也。
上一篇:王維《苦熱》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過乘如禪師蕭居士嵩丘蘭若》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