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天長節賜宰臣歌應制
太陽升兮照萬方,
開閶闔兮臨玉堂,
儼冕旒兮垂衣裳。
金天凈兮麗三光,
彤庭曙兮延八荒。
德合天兮禮神遍,
靈芝生兮慶云見。
唐堯后兮稷禼臣,
匝宇宙兮華胥人。
盡九服兮皆四鄰,
乾降瑞兮坤獻珍 ① 。
【校】
①獻,一作“降”。
【注】
天長節: 《揮麈錄》:“唐《明皇實錄》云:開元十七年秋八月,上降誕之日,大置酒合樂,燕百官于花萼樓下。尚書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張說率百官上表,愿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咸使燕樂,休假三日。詔從之。誕日建節,蓋肇于此。天寶七載八月己亥,詔改為天長節。”
太陽: 《后漢書》:“日者,太陽之精,人君之象。”
閶闔: 《三輔黃圖》:“宮之正門曰閶闔。”
玉堂: 《漢書》:“玉堂金門,至尊之居。”揚雄《解嘲》:“歷金門,上玉堂。”呂延濟注:“金門,天子門也;玉堂,天子殿也。”
金天: 唐人多使“金天”字,即秋天也。秋于五行屬金,故曰“金天”。
三光: 《初學記》:“日、月、星謂之三辰,亦曰三光。”
彤庭: 班固《西都賦》:“玄墀釦砌,玉階彤庭。”張銑注:“彤,赤色也,以彤漆飾庭。”
八荒: 章懷太子《后漢書》注:“八荒,八方荒忽極遠之地。”
慶云: 《漢書》:“若煙非煙,若云非云,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為慶云。慶云見,喜氣也。”成按:靈芝生,慶云見,皆天寶七載間實事,見十卷詩題及注。
華胥: 《列子·黃帝》:“退而閑居大庭之館,齋心服形,三月不親政事。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臺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國無帥長,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憎,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痟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床。云霧不硋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黃帝既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曰:‘朕閑居三月,齋心服形,思有以養身治物之道,弗獲其術。疲而睡,所夢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幾若華胥氏之國。”
九服: 《周禮》:“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上一篇:王維《奉和圣制十五夜燃燈繼以酺宴應制》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莊因題石壁十韻之作應制》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