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令(不寐倦長更)
【原文】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風(fēng)切夜窗聲。
【題解】
沈雄《古今詞話·詞辨》卷上:“《三臺》舞曲,自漢有之。唐王建、劉禹錫、韋應(yīng)物諸人有宮中、上皇、江南、突厥之別。”此詞《古今詞話》引《教坊記》作后主詞。又傳為唐無名氏所作,見郭茂倩《樂府詩集》,題作《上皇三臺》。又傳為韋應(yīng)物作,見明嘉靖本《萬首唐人絕句》卷七及《全唐詩》卷二十六;而韋集汲古閣本《韋蘇州集》《四部叢刊》本《韋江洲集》均不收此詞。或因為《樂府詩集》此首前為韋應(yīng)物《三臺》兩首,洪邁《萬首唐人絕句》及《全唐詩》遂誤以此首亦韋所作,一并收入。王國維輯本《南唐二主詞》列入補遺,茲依王輯本收入。
【譯文】
夜太長了,盡管我已經(jīng)很疲憊了,但還是難以入睡,只好披上衣服到戶外走走。戶外的寒月下秋竹發(fā)出颯颯的聲音,急切的風(fēng)聲吹打在窗戶上。
【賞析】
全篇寫了詞人深夜難以入睡,出門夜行打發(fā)長夜之際的所見所感。
先寫不寐——難以入睡,于是披衣出戶而行便成了順理成章的選擇,然而,戶外所見,其實不如不見:眼前寒月當(dāng)頭,秋竹森森,令人油然而生寒意;耳中風(fēng)聲凄切,穿窗過戶,更增寒意與凄涼。
這首詞算得上寫秋夜的絕佳小品。
上一篇:李煜《題《金樓子》后(牙簽萬軸里紅綃)》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煜《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