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裴旻將軍
腰間寶劍七星文,
臂上琱弓百戰(zhàn)勛。
見說云中擒黠虜,
始知天上有將軍。
【注】
裴旻: 《唐書》:“裴旻嘗與幽州都督孫佺北伐,為奚所圍。旻舞刀立馬上,矢四集,皆迎刀而斷。奚大驚,引去。后以龍華軍使守北平。北平多虎,旻善射,一日得虎三十一。休山下,有老父曰:‘此彪也。稍北有真虎,使將軍遇之,且敗。’旻不信,怒馬趨之,有虎出叢薄中,小而猛,據(jù)地大吼,旻馬辟易,弓矢皆墜,自是不復射。”李翰《裴旻將軍射虎圖贊敘》:“開元中,山戎寇邊,玄宗命將軍守北平州,且充龍華軍使以捍薊之北門。公嘗率偏軍橫絕漠,策匹馬,陷重圍,搖轆轤,而百萬洞開,馳槖駝,而沙場一掃。聲振北狄,氣慴東胡,胡人皆服藝,畏威不敢南牧。愿充麾下者五百馀人。”
七星: 《吳越春秋》:“子胥乃解百金之劍以與漁者:‘此吾前君之劍,中有七星,價值百金。’”孔稚珪詩:“文犀六屬鎧,寶劍七星光。”吳均詩:“刀含四尺影,劍抱七星文。”
琱弓: 張衡《東京賦》:“彫弓斯彀。”薛綜注:“彫弓,謂有刻畫也。古‘彫’字亦作‘琱’,如《漢書·郊祀志》之‘琱戈’、《貢禹傳》之‘琱墻’、《抱樸子》之‘琱輦’,其義一也。”
黠虜: 《后漢書·伏湛傳》:“黠虜困迫,必求其助。”
上一篇:王維《贈裴十迪》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輞川別業(yè)》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