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蘇盧二員外期游方丈寺而蘇不至因有是作 ①
共仰頭陀行,能忘世諦情。
回看雙鳳闕 ② ,相去一牛鳴。
法向空林說,心隨寶地平。
手巾花凈,香帔稻畦成。
聞道邀同舍,相期宿化城。
安知不來往,翻以得無生 ③ 。
【校】
①《文苑英華》、《唐詩品匯》俱以此詩為王昌齡所作。
②鳳,顧元緯本作“樹”,誤。
③以得,顧元緯本、凌本、《唐詩品匯》俱作“得似”。
【注】
頭陀行: 《法苑珠林》:“夫五欲蓋纏,并是禪障。既能除棄,其心寂靜,堪能修道。故此章內具明十二頭陀之行。少欲知足,無過此等。西云頭陀,此云抖擻。能行此法,即能抖擻煩惱,去離貪著。如衣抖擻,能去塵垢。是故從喻為名?!薄斗g名義》:“頭陀,新云杜多,此云抖擻,亦云修治,亦云洮汰?!洞乖S洝吩疲憾稊\煩惱故也。《善住意天子經》云:頭陀者,抖擻貪欲、嗔恚、愚癡、三界、內外六入,若不取不舍,不修不著,我說彼人,名為杜多。今訛稱頭陀?!洞笃贰吩疲喉毱刑幔f法者,受持十二頭陀,一作阿蘭若,二常乞食,三衲衣,四一坐食,五節量食,六中后不飲漿,七冢間住,八樹下住,九露地住,十常坐不臥,十一次第乞食,十二但三大衣?!?
世諦: 《涅槃經》:“世尊,所說世諦第一義諦,其義云何?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義諦,世人知者名為世諦。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凡夫眾生,隨其所稱,是名世諦。解陰無有某甲名字,離陰亦無某甲名字。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義諦。或復有法有名有實,或復有法有名無實。有名無實者,即是世諦,有名有實者,是第一義諦。如我眾生,壽命知見,養育丈夫,作者受者,熱時之焰,乾闥婆城,龜毛兔角,旋火之輪。諸陰界入,是名世諦。苦集滅道,名第一義諦。”昭明太子解二諦義云:“所言二諦者,一是真諦,二名俗諦。真諦亦名第一義諦,俗諦亦名世諦。真諦、俗諦,以立體立名;義諦、世諦,以褒貶立目?!薄蹲阽R錄經》云:“以凡夫見之為世諦,以圣人見之為空諦。所稱諦者,審實不虛,故稱為諦。世諦不無,執假為諦,真諦非有,證實為諦。”
一牛鳴: 《太藏一覽》:“一牛鳴地,其聲五里?!薄斗g名義》:“拘盧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謂大牛鳴聲所極聞。或云一鼓聲?!毒猩帷吩贫?,《雜寶藏》云五里?!?
心平: 《楞嚴經》:“持地菩薩言:毘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花 :《南史》:“高昌國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 冤 ,名曰白疊子。國人取之,織以為布,布甚軟白,交市用焉?!?
上一篇:王維《與盧象集朱家》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休假還舊業便使》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