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欧美乱伦,黄片免费在线视频,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中,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9 11:32:02

己酉歲九月九日

【原文】

靡靡[1]秋已夕[2],凄凄[3]風露交。蔓草[4]不復榮,園木空自凋。清氣澄馀滓[5],杳然[6]天界高。哀蟬無留響,叢[7]雁鳴云霄。萬化相尋繹[8],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何以稱[9]我情?濁酒且自陶[10]。千載非所知,聊以永[11]今朝。

【注釋】

[1]靡靡:緩慢。《詩經·王風·黍離》:“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2]夕:猶言暮也。

[3]凄凄:寒冷。《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凄凄,雞鳴喈喈。”

[4]蔓草:蔓生的草。《詩經·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5]馀滓(zǐ):余下的塵埃。

[6]杳(yǎo)然:高遠。

[7]叢:聚集貌。

[8]繹(yì):推演。

[9]稱(chèn):合適。

[10]陶:樂。

[11]永:久。

【譯文】

時間緩慢地運行,又到了深秋,寒冷的秋風伴隨露水重重落下。蔓生的野草已然枯萎,園中樹木也徒然凋零。清風將余下的塵埃蕩滌一空,高遠的天空愈發迢遙。秋蟬的哀鳴漸漸沒有聲音,成群的大雁聲聲鳴叫,響徹云霄。萬物都在相互推演轉化,人生也沒有辦法不勞苦。自古洎今,生命都不免消亡,每每思及此事,心中自然不安。用什么安撫我的不安之情?飲下一壺濁酒,其樂陶陶。我不知道千年之后會發生什么事情,且自暢飲,希望時間永遠停止在今天。

【賞析】

此詩作于公元409年,作者四十五歲,歸隱已有三四年了。農歷九月九日是重陽佳節(據史料考證,重陽節始于遠古,成型于春秋戰國,普及于西漢),但作者并沒有流露出“綠杯紅袖稱重陽”或“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情,甚至沒有言明是重陽佳節。可能作者有的只是“九日悲秋不到心”的感喟。“幾日寥落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作者應該是懷著傷悲在重陽節寫下了這首詩。

“靡靡秋已夕,凄凄風露交。”寫的是暮秋時節,寒風和冷露交相而來。這兩句點明秋天將盡,風霜俱來,定下了凄涼的基調。

作者進一步渲染,“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蔓生的野草已然枯萎,園中樹木也徒然凋零。這里又引用了《詩經》中的一個意象,蔓草。而《詩經·鄭風·野有蔓草》描寫的恰恰是“朋友相期會也”(《詩經原始》)。蔓草卻已不復榮,也就是說,朋友一個個散落在天涯,這與當日的重陽恰成對比。而后一句“園木空自凋”更加凸顯出作者于重陽節那一天內心的孤獨。

詩人畢竟是達觀的,既然友人杳不可尋,那就轉向自然,轉向天地。“清氣澄馀滓,杳然天界高”,清風將余下的塵埃蕩滌一空,高遠的天空愈發迢遙。驟然拉開了自己同時也是讀者的視角。從這里可以看出,盡管作者的情緒是傷悲的,但他更有一份開闊豁達的胸襟。

作者進一步寫道:“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秋蟬的哀鳴逐漸遠去,代之以大雁的鳴叫,進一步將自己的心緒在自然中稀釋化解開去。

接下來的詩句表明作者轉入對于生死的進一步思考,這或許和其時的兵荒馬亂民不聊生有關。“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萬物變化,而人生實苦。根據莊子的觀點,人無時不刻地受著“天刑”,而根據佛教的觀點,人一動心就意味著受苦(有漏皆苦)。更何況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呢?

“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生命都不免消亡,每每思及此事,心中自然不安。

此刻的陶淵明依然“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想以醉澆愁。“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不知道千年之后會發生什么事情,且自暢飲,希望時間永遠停止在今天。

本詩開頭處先寫了蕭瑟之景,繼而融凄清之情于蕭索之中。最后將情與景均付諸酒中。從至性無言的角度考慮,或許他沒說出來的更為精彩的意境,也都付諸一壺濁酒了。

品詩文網
導航:品詩文網 > 詩集 > 陶淵明 > 當前頁
更多閱讀
猜你喜歡
最新閱讀
文章薈萃
精選專題

詩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