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平原別邸贈玄玄
狂歌走馬[1]遍天涯,斗酒黃雞處士[2]家。
逢君別有傷心在[3],且看寒梅未落花。[4]
題解
此詩首刊于1914年5月《民國》第一號。后又別見于1915年3月《南社》第十三集。按:1914年春,曼殊在東京結識孫逸仙,時與蕭紉秋、居覺生、田梓琴、楊滄白、邵玄中、鄧孟碩等人往來,并曾分別到太久練、早稻田、追分町、大森、熱海、橫濱、羽田、千葉島等地旅行。從詩中“且看寒梅未落花”之句,此詩似作于該年的冬末春初。按:幾乎與此同時(或稍前),即1913年7月21日,他以個人名義在《民立報》上發表了攻勢凌厲的《釋曼殊代十方法侶宣言》,憤怒聲討袁凱的封建本質和賣國行徑,顯示出曼殊在這歷史的緊要關頭,奮袂而起、勇赴國難的抗爭勇氣,這與此詩的末句可謂同調而異響。
玄玄——即田梓琴,南社早期成員,時在日本隨孫中山流亡。其《答蘇曼殊平原別邸見贈元韻》:“廿載囊劍走天涯,海上縱橫到處家,今日喜同方外客,垂楊溪畔嚼梅花。”
注釋
[1]狂歌走馬——縱情高歌,任意走馬。此句意涉雙關,既極贊田桐等志士反清、反袁的革命活動,亦藉指自己的生命樣態。對此,熊潤桐在《蘇曼殊及燕子龕詩》中說:“傷哉曼殊,不作‘狂歌走馬’的生活,又何以遣‘落葉哀蟬’的隱恫呢?”
[2]斗酒黃雞——指飲酒談宴。處士——古代稱有才德而隱居不仕之人。
[3]別有傷心在——此指為國事而傷心。按:1913年,袁世凱在國會召開的前夕刺殺國民黨議員宋教仁。4月又非法簽訂《善后借款合同》,借款2500萬鎊,準備發動內戰。6月罷免江西都督李烈鈞、安徽都督柏文蔚、廣東都督胡漢民。孫中山領導國民黨軍隊討袁,屢屢受挫。不久,二次革命又告失敗。孫中山被迫逃亡日本——此即詩人“別有傷心”之意涵所在。1914年1月,曼殊自日本馳函柳亞子云:“庸僧無狀,病骨支離,學道無成,思之欲泣。”又曰:“異域飄零,舊游如夢,能不悲哉!”“東渡湖光梅影,益增惆悵。”“大森有梅花數百株,并是古物。已知無奈姮娥冷,疲損梅花更斷腸。亞子寧謂山僧此時情緒不如放翁乎?”可謂自道其況。
[4]寒梅未落花——語本王維《雜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此句以未落的寒梅為喻,借以勖其反袁之志。
上一篇:《憶劉三、天梅》賞析與注釋
下一篇:《無題》賞析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