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胭脂為某君題扇
為君昔作傷心畫,妙跡何勞劫火[1]焚?
今日圖成渾不似,胭脂和淚落紛紛。
題解
此詩錄自柳亞子《蘇曼殊全集》(開華本),創作時間與相關本事皆未詳。據陸靈素《曼殊上人軼事》載:“上人偕粵東馬小進過華涇,在民初5月初。一夕飯罷,索胭脂作畫,時兒女輩已盡睡,外子(指劉三)覓一片如薄餅者,置畫碟中。上人且畫且談笑,傾刻成《黃葉樓閣》一,為余畫扇面一。又蘸墨汁作橫幅一,筆端胭脂尚未凈,枯柳寒鴉,皆作紫醬色,今日尚儲篋中,真奇跡也?!笨贾T曼殊生前,絕少用胭脂寫扇面,至于詩題中所稱的那位“某君”究屬何人,已難確考。不過從上引陸靈素所述及曼殊的相關《畫跋》來看,曼殊在此之前確曾給劉三送過畫,足見此詩首句顯系“記實”。又據1912年12月13日曼殊答鄧慶初的信提到擬為“素君”作畫,如是推之,那位“某君”大概即為陸靈素。而此詩的創作時間,亦大致可以確定為1912年夏季。
注釋
[1]妙跡——佛家語。謂異乎尋常之事跡。劫火——佛家語。佛教認為世間事物皆須經“成住壞空”四大劫,所謂“劫火”,則是壞劫中的火災,世間一切將被大火燒毀。
上一篇:《代柯子柬少侯》賞析與注釋
下一篇:《以詩并畫留別湯國頓》賞析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