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原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1],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2],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3]。雕欄玉砌[4]應猶在,只是朱顏[5]改。問君[6]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題解】
這首詞是李煜的名篇,同時也是李煜的絕命之詞。宋代王铚《默記》:“后主在賜第,因七夕,命故伎作樂,聲聞于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禍。”由這些記載可知,宋太宗趙光義一直對李煜心存懷疑,殺之而后快的心由來已久,這首詞是導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
相傳李煜作這首詞,在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這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入夜,命妓作樂,他自己吟唱,結果聲聞于外。宋太宗知道后,大怒,遂命人賜毒藥把他毒死。至此,《虞美人》竟成絕筆。
此詞抒發了李后主對昔日故國的懷戀,以及不甘做受盡屈辱的階下囚而又無可奈何的郁悶。《草堂詩余》《草堂詩余正集》等在此詞調名下題作“感舊”。
【注釋】
[1]春花秋月:代指歲月更替。了:了結。
[2]又東風:又刮起東風,春天又來了。
[3]故國:這里指滅亡了的南唐政權。回首:回憶。
[4]雕欄玉砌:雕花的欄干,玉石的臺階。這里代指南唐的宮殿。
按:李煜后期詞作中常用“鳳閣龍樓”(《破陣子》)、“玉樓瑤殿”(《浪淘沙》)和“雕欄玉砌”(本詞)等代指南唐的宮殿。
[5]朱顏:指美人,這里泛指人。
[6]問君:這里是設問,實際是自問。
【譯文】
春花年年開放,秋月年年明亮,時光什么時候才能了結呢?在過去的歲月里,有太多令人傷心難過的事。我居住的小樓昨夜又有東風吹來,登樓望月又忍不住回首故國。舊日金陵城里的宮殿應該還都在吧,只不過里面住的人已經換了。愁恨到底有多少?大概像東流的春水一樣,無窮無盡。
【賞析】
這首詞寫于初春時節,后主在被囚禁的住所之中,抒發了自己的故國之思,心中悲恨相續。年復一年的春花秋月,何時才能了?把原本令人向往的良辰美景蒙上了一層愁怨;小樓昨夜的東風,告知李煜春天到來的消息,但是反而引起他“不堪回首”之思。
下片承接上片的“往事”。懷想故國宮殿里的雕欄玉砌應該還在,只是“物是人非”。“問君”兩句,自問自答,以不盡的流水比作愁思,吐不盡胸中萬斛愁恨。
上一篇: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