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欧美乱伦,黄片免费在线视频,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中,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9 13:54:55

五代史伶官傳序①

【原文】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②,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③,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④,吾仇也;燕王⑤,吾所立;契丹⑥,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⑦!”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⑧,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注釋】

①《五代史》:記載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王朝共53年的歷史。有新舊兩種,《新五代史》為歐陽修著。

②莊宗:后唐莊宗李存勖(xù),他寵用伶官(宮廷演員),任其橫行不法,終成兵變。

③晉王:莊宗之父李克用,西突厥沙陀族人,曾參與鎮壓黃巢起義,封晉王。將終:生命將要終止。

④梁:指后梁太祖朱溫,曾追隨黃巢,降唐,成為軍閥,與李克用長期對峙。

⑤燕王:劉仁恭父子。劉因李克用之薦而為盧龍軍節度使,據守幽州。后背晉,其子劉守光受梁封,為燕王。

⑥契丹:遼國。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曾與李克用結盟,不久又與朱溫聯合反晉。

⑦乃父:你的父親。

⑧少牢:古稱祭祀用的豬和羊,稱少牢。告廟:通常是指古代天子或諸侯出巡或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廟。

【譯文】

嗚呼!國家興盛與衰敗的道理,雖說是天意,難道就沒有人為的緣故嗎?探究前朝莊宗之所以得天下,以及后來他之所以失天下,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奧妙了。

世人傳說晉王李克用臨死之時,曾把三支箭交給莊宗,并告訴他說:“梁,是我的仇人啊;燕王,是我親手所扶立的,契丹,與我訂立盟約結為兄弟,可是最終都背叛了我而歸附于大梁。這三件事,是我終生的遺恨啊。我給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父親報仇的志愿!”莊宗收下這三支箭并將其藏在宗廟里。此后每次出兵打仗時,就會派遣官員以一種少牢之禮祭祀于宗廟,恭敬地取出那三支箭,然后放入錦鍛織的袋子里,背著錦囊沖殺在前,等打了勝仗凱旋歸來之時,再把箭重新放回宗廟收藏起來。

【原文】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①,函梁君臣之首②,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③,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④,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⑤?抑本其成敗之跡⑥,而皆自于人歟?

《書》曰:“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⑦,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⑧,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⑨,豈獨伶人也哉⑩?作《伶官傳》。

【注釋】

①系燕父子以組:913年,李存勖破幽州,擒劉仁恭。劉守光出走,不久也被擒。組:絲帶。

②函:木匣,這里指用木匣盛裝。梁君臣之首:923年,李存勖滅梁。梁末皇帝朱友貞及大臣皇甫麟自殺。

③仇讎(chóu):仇敵。讎:同“仇”。一夫夜呼:926年,唐軍嘩變。李存勖出京避亂,所部二萬五千人,不久就被打散,李被亂兵殺死。一夫:一人,指唐莊宗同光四年(926年)發動貝州兵變的軍士皇甫暉。

④誓天斷發:剪斷頭發放在地上,并向天發誓。

⑤豈:難道。歟(yú):表疑問的語氣助詞。

⑥抑:表轉折的連詞,相當于“或者”“還是”。本:考究。跡:事跡,道理。

⑦逸(yì)豫:安逸舒適。

⑧忽微:形容微小的事。忽:寸的十萬分之一。微:寸的百萬分之一。

⑨溺(nì):溺愛,對人或事物愛好過分。

⑩也哉:語氣詞連用,表示反詰語氣。

【譯文】

當莊宗用繩子捆著燕王父子,用木匣裝著梁王君臣的頭顱,進入宗廟以后,便把箭交還給先王,向先王稟告報仇成功消息的時候,他意氣之盛,可以說是無比豪壯啊!等到仇敵已滅,天下已經平定以后,從此開始歌舞升平。忽然有一天,只聽一個人在夜間呼喊一聲號令,叛亂的人們便四方響應,莊宗立刻倉皇東逃,還沒等見到敵人,官兵們就逃散了,只剩下君臣互相瞧著,不知投奔哪里是好。以至于最后他剪斷頭發,對天發誓,那時候只見他眼淚沾濕了衣裳,這又是多么的衰敗啊!難道真是得天下難而失天下容易嗎?還是回過頭來推究他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所在吧,難道都是來自于人為的緣故嗎?

《尚書》中說:“自滿招致損失,謙虛得到增益。”憂患與勤勞可以使國家興盛,貪圖安逸舒適的享樂可因此喪失性命,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當莊宗氣勢旺盛時,全天下的英雄豪杰無人能同他對抗爭雄;等到衰敗時,幾十個歌舞伶人將他困擾,就可使他命喪國亡,為天下人所恥笑。可見那禍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物積累而成的,智慧勇敢的人大多常被所溺愛的人或事困擾,難道僅僅是伶人的過錯嗎?于是作此《伶官傳》。

【賞析】

這是歐陽修編撰《五代史》中的一篇,主要記述了唐莊宗李存勖寵幸伶官,沉溺于酒色,最后死于兵變的史實。這是一篇論理清晰、辭情并茂的著名史論文章。

借助一段伶官演變的歷史事件,歐陽修在序文中提出“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這樣的問題,并列舉史實,闡述了國家的盛衰,事業的成敗主要取決于人事的道理,同時提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論斷,不得不說十分令人信服。很顯然,作者在文中并未贅述莊宗身世以及伶官逸事詳情經過,也未過多地列舉史例,而是從之前紛繁的史料中,只選取了具有傳奇色彩,頗具典型意義的莊宗得失天下的事件作為線索,展開論述。結尾以一段“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精彩的言辭,給出了莊宗亡國的答案,從而使“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昭然紙上。而“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更是通過莊公失天下的事實得到了驗證。縱觀全文,如同醍醐灌頂,令人不勝警醒。

全文以沉重充沛的感情,抑揚頓挫的語調,雄壯飽滿的氣勢,一唱三嘆,闡明“安邦定國”的道理。細細品味,這既是對當時朝廷的告誡,也對后世治國者有借鑒作用,所以說,此文極富現實意義。

品詩文網
導航:品詩文網 > 詩集 > 歐陽修 > 當前頁
更多閱讀
猜你喜歡
最新閱讀
文章薈萃
精選專題

詩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