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交正直、誠信的朋友
人人都有朋友,但朋友分好幾種。南懷瑾認為,有些人只能做一般朋友,見面打個招呼就可以了;有些人可以互尊互敬,互相學習;有些人可以善聊天談心但不善合作;有些人卻是知心朋友,不僅能酒逢知己千杯少,還可以合作在一起成就一番大事業(yè),而這種朋友最值得人用心交往。
古人擇友,信在首要。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的意思是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誹謗人的人,結交善于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東漢時,山東人范式和河南人張劭在太學學習時成了好朋友。學成后,兩人約定要重聚,由范式到張劭家去,并定下了具體日期。兩年后的這一天,張劭稟告母親范式要來,請她準備酒食。張劭的母親不信,說兩地相距這么遙遠(古時交通極不便),你就一定能說他今日到?可是,范式果然在這一天到了,張母說,范式真是一個講信義的君子,與他訂交,不會有錯!
后來,張劭得病死了,下葬的一日,鄉(xiāng)鄰們忽然發(fā)現(xiàn)遠處有一輛車急馳而來,白馬素帷,痛哭之聲相聞。張母說:“一定是范式來了!”范式手執(zhí)麻繩、牽著靈車為張劭落葬,說:“去吧!元伯(張劭字),生死異路,無法挽回,我和你就此永別!”在場的千余人聞言同聲落淚,都說沒有見到像范式這樣誠心誠意、信而不爽的朋友。
俗話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像范式這樣的朋友可謂是世間摯友。每個人都希望能交到益友,避開損友,但人生之中要交到益友不易,很多時候難免會遇上當面對你一套、背后捅你一刀的“損友”,這種朋友一旦誤交了,有時會耽誤自己一生的幸福,還有的人會被這種朋友拖累得自己身敗名裂,嚴重的可能招致“牢獄之災”,甚至“殺身之禍”,所以人在擇友時,不可不慎重。
有一師父,凡遇徒弟第一天進門,必要安排徒弟做一例行功課——掃地。過了些時辰,徒弟來稟報,地掃好了。
師父問:“掃干凈了?”
徒弟回答:“掃干凈了。”
師父再問:“真的掃干凈了?”
徒弟想想,肯定地回答:“真的掃干凈了。”
這時,師父會沉下臉,說:“好了,你可以回家了。”
徒弟很奇怪,怎么剛來就讓回家,不收我了?是的,是真不收了。
師父擺擺手,徒弟只好走人,不明白這師父怎么也不去查驗查驗就不要自己了。
原來,這位師父事先在屋子犄角旮旯處悄悄丟下了幾枚銅板,看徒弟能不能在掃地時發(fā)現(xiàn)。大凡那些心浮氣躁,或偷奸耍滑的后生,都只會做表面文章,才不會認認真真地去掃那些犄角旮旯處的,因此也不會撿到銅板交給師父的。而掃到了錢不交給師父,人品也就相應地被師傅看了出來,所以,這位師傅正是這樣“看破”了徒弟,或者說,看出了徒弟的“破綻”。
還有一個故事:
唐朝元和年間,東都留守名叫呂元應。他酷愛下棋,養(yǎng)有一批下棋的食客。
呂留守常與食客下棋。誰如果贏了他一盤,出入可配備車馬;如果贏兩盤,可攜兒帶女來門下投宿就食。
有一天,呂留守在院亭的石桌旁與食客下棋。正在激戰(zhàn)猶酣之際,衛(wèi)士送來一疊公文,要他立即處理。呂元應便拿起筆準備批復。下棋的門客見他低頭批文之狀,認為不會注意棋局,迅速地偷換了一個子。哪知,門客的這個小動作,呂元應看得一清二楚。他批復完文件后,不動聲色地繼續(xù)與門客下棋;門客最后勝了這盤棋。食客回到住房后,心里一陣歡喜,盼望著呂留守提高自己的待遇。
第二天,呂元應攜來許多禮品,請這位食客另投門第。其他食客不明其中緣由,很是詫異。
十幾年之后,呂留守處于彌留之際,他把兒子、侄子叫到身邊,談起那回下棋的事,說:“他偷換了一個棋子,我倒不介意,但由此可見他心跡卑下,不可深交。你們一定要記住看人看細節(jié),交朋友要慎重。”呂元應積多年人生經(jīng)驗,深覺棋品與人品密不可分。
交友不是小事,交友只要仔細觀察,也能看出人的品德。生活中,人的一言一行體現(xiàn)著人品的尺碼。所以,在交友時不能不謹小慎微地恪守正直無私、光明磊落之道,要有知人之明,當你發(fā)現(xiàn)朋友不能真誠地待你,要自己找找自己的問題,當你看不慣朋友的行為時,要辨別是非,如果朋友品德不優(yōu),居心不良,趁早離開他們?yōu)楹谩?/p>
雖然在人際關系中,人要以“誠懇”的態(tài)度維持和諧的人際關系,但也要保持自己的原則性和自主性,不能無原則地接納任何品行不端的人或者與某些不誠實之人“同流合污”,要明辨良友,謹慎擇友,認識交友的重要性。而這需要我們本著以下原則:
(1)不受利誘、冷靜思考。交友有一個選擇和認識的過程。開始是結識和初交,在交往過程中互相了解以后,才由初交成為熟悉的朋友。朋友可以是暫時的,也可能是永久的。從學習、工作的需要出發(fā),本著互惠互利、共同發(fā)展的原則,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是有益的。朋友不僅需要志同道合,而且感情深厚,心靈相通,這樣就可以從合作共事的朋友發(fā)展成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的知音知己。交朋友不要只看到對方有錢財、有勢力或有高官爵位,不能單憑自己的喜愛和感情,或者有某些欲望而蓄意接近或攀交。交朋友要保持冷靜的思考,仔細的考核、分析及判斷,要有長遠的考慮。要能結識一些相互欣賞、有情有義的朋友才是最好。
(2)自我反省。選擇朋友要重視其內(nèi)在涵養(yǎng),特別要選擇品德修養(yǎng)及學識思想都應該在自己之上的人做朋友,正如孔子在“學而篇”中所寫“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即交朋友要選擇各方面能力都比自己強的人,才能對自己有益處。我們與朋友交往,應該隨時自我反省檢討、改進自己的缺點,并仔細考核對方的個性與資質(zhì),要有包容之心,要能換位思考,要多發(fā)現(xiàn)對方的優(yōu)點并主動去學習。
(3)宜精不宜多。交朋友要全心結交,特別是志同道合的工作朋友和生活朋友,而且要有一定的感情基礎,要結交能鼎力相助的朋友,而不是建立在純利益基礎之上的朋友。
人一旦結交了朋友,要多加聯(lián)系,交朋友需要有著共同或近似的經(jīng)歷、經(jīng)過時間考驗等過程,同時朋友之間的關系也是需要經(jīng)營的,要留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不斷加深友誼。要共同經(jīng)歷好與壞、富與貧等,只有共擔責,才能患難中見人品,獲得的友誼才會是至誠的友誼,純潔的友誼。而無論是和平時期還是困難時期,真正的朋友都會伸出援手給你幫助。
上一篇:南懷瑾《言必行,行必果》
下一篇:南懷瑾《追求高尚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