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虛度了青春年華
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有夢想,都渴望成功,都希望找到一條成功的捷徑。但是光有夢想沒有行動,只是夢想。成功沒有捷徑,只有肯干、苦干,努力勤奮,才有成功的可能。南懷瑾曾引用孔子《論語》中的話告誡學生:“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即說時間珍貴,世上的一切都同流水一般,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去就過去了,不分晝夜。引申說,一方面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長”,另一方面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不虛度年華,這既是鼓勵,又是鞭策。人如果虛度了青春年華,到晚年時,就只會空悲切。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正年輕,具有“年齡優勢”,但“年齡優勢”不會永遠存在,失去了的永遠不會回來,世界上沒有后悔藥!
一個青年去尋找深山里的智者,向他請教一些人生問題。
“請問大師,你生命中的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還是死日?是上山學藝的那一天,還是得道開悟的那一天?……”青年連珠炮似的問。
“都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今天。”智者答道。
“為什么?”青年甚為好奇:“今天將要發生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
“直至現在,今天什么事也沒有發生,我也不知道后面將發生什么。”
“那今天重要是不是因為我的來訪?”
“即使今天沒有任何來訪者,今天也仍然重要,因為今天是我擁有的唯一財富。昨天不論多么值得回憶和懷念,它都像沉船一樣沉入海底了;明天不論多么燦爛輝煌,它都還沒有到來;而今天不論多么平常、多么暗淡,它都在我的手里,由我自己支配。”
青年還想問,智者收住了話頭:“在談論今天的重要性時,我們已經浪費了我們的‘今天’,我們擁有的‘今天’已經減少了許多。”
青年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后就疾步下山了。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過是時間流逝的累積。假如你讓今天的時光白白流逝,就等于毀掉了人生的最后一頁。“白了少年頭”,豈不只剩下“空悲切”的份兒嗎?因此,要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因為它們一去將不復返。
東漢的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因為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加之學識淺薄,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連家里的親戚也都看不起他,這種情況令他受到很大的刺激。于是他痛下決心要認真學習和鉆研,并借了很多的書在家里看。他經常在自己的房間里關起門來,獨自不停地讀書和思考。他每天很早起床,很晚才睡覺,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的時間很長,勞累了也不去休息。這樣日復一日的,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這樣會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于是就想出了一個很特別的辦法。我國古代時,男子的頭發留得很長。他就找了一根繩子,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梁上,另一頭則系在自己的頭發上。每當他讀書疲勞要打瞌睡時,頭就會一低,繩子也跟著牽住了頭發,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而他也就馬上清醒過來了,再繼續地讀書學習。
這就是孫敬頭懸梁的故事。
戰國時候,有一個人名叫蘇秦,是著名的政治家,歷史上提倡合縱連橫之說就是他了。但年輕的蘇秦因為學問不深,曾經到秦國去游說秦王,秦王并不采納他的意見,反而把他趕出了秦國。回到家后,家里人都對他很冷淡,瞧不起他,哥哥嫂嫂走路看見他時也都是昂著頭,一副目中無人的姿態。這事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刺激。于是,他下定決心,要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累了,疲倦了,常打盹,想睡覺。他想出了一個方法,就是手里拿著一把錐子,每當要打瞌睡時,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就會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是錐刺股的故事。
后來,蘇秦去燕國見燕昭王,得到燕王的賞識,并接受了他合縱的策略,讓他擔任燕國的丞相,替燕國負責聯絡其他諸侯國。蘇秦到其他幾個國家的時候,也都被國君授為丞相,這樣他就一人配七國相印了。當他騎著高頭大馬,穿著錦衣華服,回到家鄉的時候,家里人對他恭敬不已,讓他覺得前后反差極大。
這就是前倨后恭這個成語的由來了。以后人們把懸梁刺股合并為頭懸梁、錐刺股,成為教育人們上進的常用詞語。
上述這兩個著名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古代讀書人在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的時候是怎樣地惜時如金、用功刻苦,他們甚至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成就對知識的渴求,他們不讓年華虛度,與時間賽跑,加大了生命的寬度。
“人生在世,珍惜時間為重。只要一息尚存,絕不松勁。”這是吳玉章同志的名句。我們確實不能放松自己對時間的把握,因為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有“年齡優勢”,但每個人又都不能永葆“年齡優勢”不逝去,所以,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年齡優勢”,并把“年齡優勢”真正轉化為“知識優勢”“才能優勢”或“事業優勢”,而這需要珍惜時間、分秒必爭。
上一篇:南懷瑾《不要自以為是,不要剛愎自用》
下一篇:南懷瑾《不驕傲,要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