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987~1053),本名三變,字耆卿,一字景莊,祖籍崇安(今屬福建)。因排行之故,世稱“柳七”。宋仁宗時中進士,官封屯田員外郎,所以又稱“柳屯田”。他常年流連于青樓市井,深知底層人民的疾苦。又因為通曉音律,熟悉民間音樂,新創(chuàng)了很多慢詞長調(diào),拓寬了詞的題材,堪稱北宋專力作詞的第一人。他的詞清新直白,哀怨委婉,長于鋪陳。著有《樂章集》,詞有二百余首流傳后世。
迷神引
【原文】
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天際遙山小,黛眉淺。
舊賞輕拋,到此成游宦。覺客程勞,年光晚。異鄉(xiāng)風物,忍蕭索、當愁眼。帝城賒 ① ,秦樓阻,旅魂亂。芳草連空闊,殘照滿。佳人無消息,斷云遠。
【注釋】
①賒:遠。
【譯文】
一葉小舟卷起輕帆,暫時停泊在楚江南岸。孤城中響起陣陣角聲,又引出胡笳聲嗚咽哀怨。江水白茫茫,沙灘上棲息的大雁,頃刻間全部被驚散。霧散煙收,一叢叢秋林像畫屏一般在眼前鋪展??刺爝呥h山是那么細小,就像美人的黛眉一樣淺淡。
輕易地離開了心上人,到這里成了游宦。深深感到旅途勞累,一年又到歲晚。不忍看異鄉(xiāng)風物,一片蕭索,進入眼中又添愁煩。京城是這般遙遠,秦樓楚館也被阻難去,讓我心煩意亂。芳草萋萋伸到空闊的天邊,夕陽灑滿河山,佳人杳無音信,像被風吹走的浮云一樣遠去不返。
【鑒賞】
這是一首寫詞人晚年羈宦之苦的佳作。當時詞人雖然考中了進士,但已然年老體衰,而且官職低微,回京無望。這讓已近暮年的他愁苦倍增,漂泊之感愈發(fā)強烈,只能從對往日幸福時刻的懷想中稍得慰藉。
上片寫江上的景色。第一句交代自己的境況:不停地奔波趕路,漂泊不定。然后從聽覺和視覺兩個角度寫自己的見聞。雖是寫景,但景中蘊涵著蒼涼落寞的情緒。接下來幾筆白描,勾勒出一幅江水蒼茫、沙平雁散、林清山小的凄涼圖畫,筆之所至,莫不隱含著一種荒涼孤寂的感受。
下片寫對往昔的回憶,浸透了思鄉(xiāng)之苦。前兩句直抒胸臆,然后逐層展開,點出自己一生的經(jīng)歷,以及由此生發(fā)的不同感受:有芳華已逝、流浪漂泊的苦楚;有他鄉(xiāng)為客、滿目蒼涼的感慨;有山長水闊、歸期無定的愁思。最后一句情景合一,“斷云遠”三字不僅實指云霧,更虛指往日美好的時光早已遠去,不可復得。
這首詞語言直白淺顯、清醇優(yōu)雅、錯落有致,把深厚的感情寄于大量鋪陳的意象中,真摯感人,充分抒發(fā)了詞人對羈宦生涯的厭惡和對往昔快樂生活的向往之情,言語已盡而韻味無窮,達到了很高的藝術(shù)境界。
上一篇:柳永《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柳永《夜半樂·凍云黯淡天氣》原文、注釋、譯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