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①
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②。
參差玉宇飛木末,繚繞香煙來月下③。
江云有態清自媚,竹露無聲浩如瀉。
已驚弱柳萬絲垂,尚有殘梅一枝亞④。
清詩獨吟還自和,白酒已盡誰能借?
不惜青春忽忽過,但恐歡意年年謝。
自知醉耳愛松風⑤,會揀霜林結茅舍。
浮浮大甑長炊玉,溜溜小槽如壓蔗⑥。
飲中真味老更濃,醉里狂言醒可怕。
閉門謝客對妻子,倒冠落佩從嘲罵⑦。
①元豐三年(1080)二月蘇軾抵黃州貶所,寓居定惠院,隨僧蔬食,閉門卻掃。此二詩當作于此后不久。此選其一。查慎行《初白庵詩評》卷中:“兩篇曲折清真,自作風格,不知漢魏,何論六朝三唐……即在先生集中,亦不易多得。”紀昀曰:“句句對仗,于后世為別調,然卻是齊梁唐人之舊格。”(《紀批》)
②良夜:此指深夜。
③“參差”二句:謂樓宇參差,高出樹梢若飛。
④亞:通“壓”,梅枝低垂貌。
⑤“自知”句:《南史·陶弘景傳》:“(陶)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
⑥“浮浮”二句:上言大甑煮飯,下言小槽滴酒。
⑦“閉門”二句:王文誥注:“時家累未至,詩乃自誡其將來耳。”按:蘇轍于本年五月始伴其嫂侄來黃州。
上一篇:蘇軾《初到黃州》注解
下一篇: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