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即題其后
陳跡煤山[1]三百年,高文我佩鼎堂[2]賢。
吠堯桀犬[3]渾多事,喘月吳牛[4]苦問天。
由檢師心[5]終覆國,自成失計遂捐燕[6]。
昌言[7]張、李如能拜,破虜恢遼指顧間[8]。
自成麾下人才以制將軍李巖為第一,入燕后竟以讒死。張家玉以崇禎遺臣上書言事,不見報,反加敲掠,遂伺隙脫歸。其后舉兵抗虜,為南明粵東三大忠臣之一云。(作者自注)
題解
1944年,郭沫若為紀念明朝末年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勝利三百周年,撰成《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此文在重慶《新華日報》發表后,在延安和各解放區印成單行本發行。毛澤東同志在《學習和時局》一文中指出:我們印行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柳亞子深諳明史,讀罷頗有所感,遂賦此詩,并呈示郭沫若先生。
注釋
[1]煤山:在北京景山公園內。此句意謂自崇禎帝在煤山自殺后,明朝滅亡已逾三百年。
[2]高文:識見超卓的文章,指《甲申三百年祭》。鼎堂:郭沫若的常用筆名。
[3]吠堯桀犬:語本鄒陽《獄中上吳王書》:“桀之犬可使吠堯。”比喻走狗一心為主子效勞。
[4]喘月吳牛:李白《丁都護歌》:“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p>
[5]由檢:崇禎帝的名字。師心:謂剛愎自用,獨斷專行。
[6]自成:李自成。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捐燕:失掉河北、遼寧的大片地區。
[7]昌言:正當愷切的言論?!稌ご笥碇儭?“禹拜昌言?!笨讉鳎骸安?,當也。以益言為當,故拜受而然之。”
[8]破虜恢遼:擊敗清軍,收復遼地。指顧間:形容迅速、輕易。
上一篇:柳亞子《自題繪像一律九月十二日作》詩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柳亞子《贈宋遁初》詩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