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要盡力而為
梁先生語錄:
人生只有盡力,盡力才有坦白之可言。坦白決不是沒有羞惡,沒有判斷,它是要使每個人從坦白真實里面來認識自己,來發(fā)揮各自的生命力。
有人說,世上不怕馬虎的人,就怕認真的人。凡事認真就好辦了。比如學(xué)習(xí),若是能本著認真的態(tài)度去鉆研,去解決問題,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梁先生一生的卓著成就,也得益于他的認真。人們?yōu)槭裁聪矚g“愚公移山”和“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大家喜歡愚公和精衛(wèi)那種執(zhí)著而又認真的精神。可以說,人生中,幾乎每一個階段都在強調(diào)認真的可貴之處。
生活如網(wǎng)。身處世間,為人處世是一個人畢生的事業(yè)。因此,做人之道,至關(guān)重要。我們?nèi)绾尾拍茏屪约涸谏钸@張網(wǎng)中脫穎而出?其秘訣不外乎梁先生所強調(diào)的“盡力”。為人盡力,才能言而有信,才能一生坦誠,才能與人為善,才能無愧于心。不然,與人相處中,凡事都為自己找理由,答應(yīng)別人的事中途卻又借故推脫,或是敷衍了事,都難以見真誠,更不會出真心。
梁先生告誡自己的學(xué)生說,如果力量沒盡到而搪塞掩飾,這是虛偽;如果力量沒盡到而把懶惰擺出來給人看,這便是無恥。這兩者是毀滅生命的鑿子。不論是治學(xué),還是為人,都是如此。只有盡心去做,盡力而為,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更能示他人以真誠。若不然,要么是無賴之徒,要么是虛偽之人,總之,難得他人的信賴與認可,如此一來,真誠的自我,又從何而得?
所以說,為人要盡力而為,方能成就真誠的自我。
盡力而為,需要盡心盡力地幫助他人。英國有句諺語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是幫助他人的妙處所在。事實上,純粹出于自己的心愿,盡力幫助他人,也是真的表現(xiàn)。遇人相求,盡力而為,方可見其真,即便有心力,不能如愿,也不失真。不然就是虛偽,是造作,實在令人厭惡。
梁先生在治學(xué)上,是個極為認真的人,在處世為人上,亦是一個非常真誠的人。每有人相求,他總是竭心盡力地幫助他人。很多時候,即便別人沒有求助于他,他也會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0世紀(jì)20年代,梁先生在北平講演《人心與人生》。梁先生的初衷是:真想讓人來聽,或因花過錢而注意聽,否則不免有人隨便入座并不真有興趣聽。但是梁先生又擔(dān)心真正想聽他的講演的學(xué)生沒錢,于是告訴同學(xué)們說,沒有錢者可以寫信給他,他可送上一張聽講券。有一個叫唐君毅的學(xué)生,“受到一種精神的威脅沒敢去聽”。但是梁先生以為唐君毅是沒錢才沒去聽的,于是托別人給他帶去了五元錢。
20世紀(jì)40年代,在重慶、桂林辦學(xué)期間,梁先生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之宗旨,接納了不少窮困的學(xué)生。他明知有些師生是從事民主和學(xué)生運動的,也盡力保護。聽說學(xué)生被捕后,他多方奔走、呼吁,保釋被捕的共產(chǎn)黨員和進步學(xué)生。據(jù)當(dāng)事人回憶,當(dāng)時的勉仁國專一度成為民主運動的“保護傘”和“避難所”。
解放初期,梁先生每月工資300元,只留百元左右家用,其余都幫助了因冤假錯案而生活無助的友人,或者用去接濟一些處于困難中的晚輩。
袁鴻壽曾評價梁先生:“梁老之慈祥正直,樂于助人,我們是萬萬不能及的。‘文革’中,我在最困難時期,每月只給生活費9元,梁老聞之,不讓我求助于我的老伴。他說:‘婦女受不得刺激,你還缺多少?’我說:‘我不能戒煙,每月還缺14元。’他立刻給我28元。”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梁先生一生待人都是極為真誠的,特別是在幫助他人的時候,他總是盡力而為,甚至很多時候,完全不顧自己。人們常感其真,其誠。人生于世,在這一點上,梁先生也是我們畢生的楷模與榜樣。
除此之外,為人要盡力而為,還要從內(nèi)在要求自己做一個認真的人。有所思,才會有所動。不然,內(nèi)心沒有這個想法,也是難以躬身去踐行的。
但是,世人常以“人心叵測”為宥,見到需要幫助的人,卻終究成為眾人之中的過客。即便是親戚朋友,亦如此。這時候,世態(tài)炎涼是人們最深的感觸。事實上,人生于世,助人是件快樂的事。“人間情,不分天南地北,暖你暖我;獻愛心,莫談貧富‘貴賤’,人人可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獻給他人一份愛心,留給自己一份春天。”
所以說,人生中,我們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處世為人,必須盡力而為。而這,也正是梁先生留給我們的人生之智慧。
上一篇:《與人和諧相處,做人才痛快漂亮》梁漱溟的人生智慧
下一篇:《為孔孟之道討個說法》梁漱溟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