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董文敏《秋林書屋圖》
世之目文敏者動于巨然、北苑內求之,非是輒云偽。此如畫竹林諸賢,必寫其沉湎潦倒、科頭袒胸之狀,而不知山公啟事,叔夜揮弦,彼自有正笏端紳,目送飛鴻時也。此卷紅樹綠莎,朱闌石砌,頗極雅麗,是文敏少年得意之筆,以為贗者乃見橐駝謂馬腫背也。識者辨之。
注:董其昌(一五五五年至一六三六年),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明代書畫家。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籍山東萊陽。直至其三十四歲之時,即萬歷十七年方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后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后謚文敏。
題董文敏《秋林書屋圖》
世之目文敏者動于巨然、北苑內求之,非是輒云偽。此如畫竹林諸賢,必寫其沉湎潦倒、科頭袒胸之狀,而不知山公啟事,叔夜揮弦,彼自有正笏端紳,目送飛鴻時也。此卷紅樹綠莎,朱闌石砌,頗極雅麗,是文敏少年得意之筆,以為贗者乃見橐駝謂馬腫背也。識者辨之。
注:董其昌(一五五五年至一六三六年),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明代書畫家。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籍山東萊陽。直至其三十四歲之時,即萬歷十七年方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后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后謚文敏。
上一篇:納蘭性德《松花江》賞析
下一篇:納蘭性德《谷水林氏《易裨傳》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