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①
【原文】
前日幽人佐吏曹②,我行堤草認青袍③。
心隨汝水春波動④,興與并門夜月高⑤。
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⑥。
酒船魚網歸來是,花落故溪深一篙⑦。
【注釋】
①平輿:這里指今天的河南汝南縣東六十里的區域。李子先:黃庭堅的同鄉好友,當時在并州(今山西太原市)擔任一名小官。并州:即古代地名。
②前日:即前些日子;往日。幽人:原指隱士。這里指品行高潔的人。吏曹:古代官署名。泛指官吏。
③青袍:漢代以后卑賤之人多穿青色衣服。因此,青袍多用來指賤者的服飾。
④汝水:發源于河南嵩縣,向東流入淮河。
⑤并門:此處指并州。
⑥九方皋:即春秋時期善于相馬的人。傳聞其曾為秦穆公獲取千里馬。
⑦篙:這里指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撐船工具。
【譯文】
當年,你這個品行高潔的人出任小小的吏曹。我在堤上為你送行,看到青草跟青袍的顏色難以分辨。
我的心情隨著汝水的春波而動蕩,您的興致許是也跟隨著夜晚并州城門上升起的月亮那樣增加了吧?
世界上難道沒有千里馬嗎?只不過是在人群中很難找到九方皋罷了!
我們的家鄉有船可以裝美酒,有漁網可以捕撈魚兒,不如辭官回家,我們還像從前一樣在飄滿落花的溪水中游玩,小溪的水不夠才像撐船的篙一樣深。
【賞析】
這首詩為懷友思鄉之作。一四句說對方赴并為官、月夜雅興,二三句寫自己見草懷友、心潮逐浪。這四句扣住“幽人”來寫:對方是隱士,所以雖然為官,雅興不改;自己思念對方也是從堤草、汝水這些清幽的自然景物上生發出聯想。五六句直抒胸臆:世上人才雖多,但知音卻非常難得!結尾二句回應“幽人”意脈,以故鄉風物作結,以隱居美景喚起歸隱之心。
黃庭堅在熙寧元年(1068)于葉縣擔任縣尉一職,九月來到汝州,因為延誤官期還遭到上級官吏的指責,再加上縣尉的職位很低,俸銀比較少,連養家糊口都成問題,所以,詩人的內心總是悶悶不樂。這首詩便是詩人在熙寧四年(1071)的秋天,辭去葉縣尉職位的時候所寫,全詩所描述的景色皆是暮春之時的風景。
上一篇:黃庭堅《過家》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過方城尋七叔祖舊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