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錢穆父詠猩猩毛筆
【原文】
愛酒醉魂在,能言機事疏。
平生幾兩屐①,身后五車書。
物色看王會②,勛勞在石渠。
拔毛能濟世③,端為謝楊朱④。
【注釋】
①幾兩屐:意為生命很短,一生又能穿得了幾雙木屐呢。這里暗指一生會中幾次圈套。
②物色:此處指各種物品。
③濟世:救助世人。
④端:應(yīng)。謝:告訴。
【譯文】
猩猩因貪喝酒而被人擒獲,其毛被制成筆,但筆上存有其魂;猩猩能學(xué)人語,也不免泄露機密之事而遭擒獲。
不知猩猩在短短的一生之中能穿幾雙屐,加之因貪小欲而喪生,實是一生短暫;而猩猩在身后,則以其毛所作之筆寫出了大量著作。
要找猩猩毛筆,只能到《王會》篇里去查,因為猩猩毛筆來自外國;毛筆有著述之功用,故石渠閣中的大量藏書正表征著它的功勛勞績。
拔出猩猩的毛,制成了筆,能有利于世,我真的應(yīng)該把這個道理告訴楊朱了。
【賞析】
此詩作于元祐元年(1086)。黃庭堅《戲詠猩猩毛筆跋》:“錢穆父奉使高麗,得猩猩毛筆,甚珍之。惠予,要作詩。蘇子瞻愛其柔健可入意,每過予書案,下筆不能休。此時二公俱直紫微閣,故予作二詩,前篇奉穆父,后篇奉子瞻。”此詩便是前篇。
這首詩詠嘆毛筆,镕鑄典故,結(jié)合身世,抒發(fā)感情。通過想象和議論來挖掘出毛筆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nèi)涵,以精深的藝術(shù)功力剪裁舊典入于詩中,生發(fā)出嶄新的內(nèi)容和意境,大發(fā)議論而又不使人生厭,無一處描摹物象卻仍顯得天趣盎然。這些地方,正體現(xiàn)出宋人詠物詩的獨具特點,更揭示了江西詩派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
黃庭堅是運用典故的大師,“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把舊有的典故運用到詩里,表現(xiàn)嶄新的內(nèi)容。此詩體現(xiàn)了黃庭堅用事精微的特色。像“五車書”“王會”“石渠”“拔毛”這些典故,本來與猩猩風(fēng)馬牛不相及,但經(jīng)由作者的拼接,竟然構(gòu)成了巧妙的意境。本詩用典之妙還在于,雖然字字有來歷,卻又使人不覺得是用典,讀者即使不知道在用典,一樣可以領(lǐng)會詩意,這就是“如水中著鹽,飲水方知鹽味”的用典活法。紀昀評:“點化甚妙,筆有化工,可為詠物用事之法。”
上一篇:黃庭堅《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樓見寄》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和邢悖夫秋懷十首(其一)》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