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1198~?),字長孺,號可齋,祖籍懷州(今河南汝陽),寓居嘉興(今屬浙江)。曾歷任湖南安撫使、慶元知府兼沿海制置使、四川宣撫使等職。關(guān)心軍事,主張北伐抗金。善作長調(diào),不喜艷語。詞作頗有稼軒之風(fēng),有《可齋詩余》遺世。
蝶戀花
【原文】
繡幕茫茫羅帳卷。春睡騰騰,困入嬌波慢 ① 。隱隱枕痕留玉臉,膩云斜溜釵頭燕。
遠夢無端歡又散。淚落胭脂,界破 ② 蜂黃淺。整了翠鬟勻了面,芳心一寸情何限。
【注釋】
①嬌波慢:眼神嫵媚,如清波流轉(zhuǎn)。
②界破:哭。
【譯文】
繡幕空蕩,羅帳高懸。她從夢中醒來,睡眼迷離,神情恍惚。她如玉的臉上帶著幾道枕痕,烏云般的頭發(fā)已經(jīng)松散,頭釵滑落到一邊。
夢里正和遠方的心上人歡聚,醒來后才發(fā)現(xiàn)只是一場夢。現(xiàn)實清冷,相思難耐,不由悲從中來。淚流如雨,脂粉掉了,花黃也褪了。她重新梳好頭發(fā),化好新妝,芳心一寸,卻蘊涵著無限情思。
【鑒賞】
這是一首寫閨中少女春日夢醒起而梳妝的閨情詞,充滿了幽然的情思。
上片寫這個女子剛剛睡醒,通過詞人妙筆,我們能看到她的慵懶、困倦、淡漠和哀愁。第一句“秀幕茫茫羅帳卷”,寫她的閨房。用對物品的描寫烘托主人公的寂寞和空虛,制造了一種朦朧的氛圍,充斥全文。下面兩句寫她半睡半醒的狀態(tài),形象逼真。最后兩句用兩個特寫以點襯面,寫活了女主人公當時恍恍惚惚的迷離狀態(tài)。
下片寫女主人公的回憶,以虛寫實,用對夢境的描寫來深入她的情感世界。這一部分和上文緊密相連。后面一句“淚落胭脂,界破蜂黃淺”,寫她從夢中驚醒,然后回憶剛才的夢境,緊接著開始思念遠方的情人,悲從中來。此句動感十足,頗具立體之美,把女主人公心中的哀怨和無奈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其中“界”字用得尤妙,著此一字而境界全出,這兩句無疑是全詞中最出彩的句子。最后兩句情景交融,把情感落于情語,令人回味無窮。
上一篇:李曾伯《解連環(huán)·孤雁》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