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臨泛 ①
楚塞三湘接 ② ,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 ③ ,留醉與山翁 ④ 。
【校】
①泛,《瀛奎律髓》作“眺”。
②湘,《瀛奎律髓》作“江”。
③日,《文苑英華》作“月”。
④翁,《文苑英華》、《瀛奎律髓》俱作“公”。
【注】
漢江: 郭璞《山海經》注:“漢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經漢中魏興至南鄉,東經襄陽至江夏安陸縣入江。” 《唐六典》注:“漢水源出梁州金牛縣,初名漾水,一名沔水,歷洋、金、均、襄、荊、郢、復七州,至沔州入于江。”《一統志》:“漢江源出隴西嶓冢山,由漢中流經鄖縣、均州、光化,至襄陽府城北,又東南經宜城,抵安陸州,至大別山,入于江。其水因地而名,曰漾、曰沔、曰漢、曰滄浪,蓋總名為漢,別言之則有四耳。”
楚塞: 江淹詩:“奉義至江漢,始知楚塞長。”
九派: 郭璞《江賦》:“流九派乎潯陽。”李善注:“水別流為派。《尚書》曰‘九江孔殷’,應劭《漢書》注曰‘江自廬江潯陽分為九’也。”
好風日: 庾肩吾詩:“何當好風日,極望長沙垂。”
山翁: 《晉書》:“山簡出為征南將軍、都督荊、湘、交、廣四州諸軍事、假節,鎮襄陽。優游卒歲,惟酒是耽。諸習氏,荊土豪族,有佳園池,簡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高陽池。時有童兒歌曰:‘山公出何許,往至高陽池。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時時能騎馬,倒著白接。舉鞭向葛強:“何如并州兒?”’”
上一篇:王維《林園即事寄舍弟》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泛前陂》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