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斷虹霽雨
【原文】
斷虹霽雨①,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②,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③。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④?
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⑤,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⑥。
【注釋】
①斷虹:指部分被云彩所遮蔽的彩虹,簡稱斷虹。
②桂影:傳說稱月亮里面種有一棵桂樹,所以歷代文人稱月亮中的陰影部分為桂影。扶疏:指枝繁葉茂的樣子。
③一輪玉:即圓月。
④醽(líng)醁:酒名。指用湖南衡陽縣東二十里的酃湖水釀制的美酒。
⑤老子:老夫,詞人的自稱。
⑥霜竹:即竹笛。
【譯文】
雨過天晴后,一道彩虹出現在天邊,晴空萬里,好似女人漂亮的眉毛一樣的山巒經過雨水的洗禮,如同披上了翠綠的服飾。月亮中的桂樹枝繁葉茂,誰能說今晚的月色不亮呢?晴空萬里之下,唱歌人在哪兒?原來她正驅使著這一輪明月在夜空中馳騁。清冷的月光,為了誰將這壇美酒映照?
我的身邊圍繞著一群年輕人,我們在微微清冷的晚風中,沿著幽靜的小道,走到林木蔥郁的張園一邊暢飲美酒,一邊談笑風生。讓我們將手中雕鑄成金荷葉一樣的酒杯斟滿,盡管距離家鄉很遠,不過,能夠把酒言歡的時刻真的好難得。我一生充滿風風雨雨,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最喜歡聆聽臨風的竹笛。孫郎聽見我的夸獎后微微一笑,隨即吹出的笛聲更為悠揚動聽。
【賞析】
這首詞是詞人在紹圣元年(1094)被朝廷貶謫至戎州(今四川宜賓)的時候所作??v觀整首詞,詞句用筆極為流暢,處處洋溢著樂觀豁達的心態。
這首詞的前三句重點描繪了這樣一幅畫面:雨過天晴、碧空如洗、彩虹高懸、重巒疊嶂。這樣的好天氣、好風景總是給人營造一種十分舒適的感覺。詞人在句式上頗為自得,他寫“凈秋空”遠比“秋空凈”更有氣勢,筆走龍蛇間,展現了一幅宏大的畫面。
緊接著,詞人觀賞明月。由于詞人描寫的明月是中秋節后,八月十七的月亮,詞人為了表現明月的光輝,從主觀上就開始想象月亮中是否有枝繁葉茂的桂樹和居住在月宮中的嫦娥仙子,這么一來就營造出十分美好的意境,也表現自己看到美景時的喜悅之情。
然后,詞人的筆觸從浪漫主義色彩轉到現實生活中來,開始寫自己帶領一群年輕人在月亮的清輝下游園、暢飲及聽笛的樂趣。從“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這三句詞中,我們仿佛看見詞人和許多年輕人談笑風生、享受生活趣味的場景。從“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這幾句詞中,詞人的心中,盡管對自己到離家很遠的地方生活頗為遺憾,但是,能夠享受當下的樂趣,那絲遺憾就算不上什么了。
這首詞的最后三句話,詞人不可謂不猖狂:“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細細讀來,讀者便能體會到詞人那充滿豪邁氣勢的風格。這三句話,當真是這首詞的點睛之筆了。
詞人說自己這一生去過無數地方,見識過許多地方的風土人情,可是,偏偏最喜歡聽那臨風吹奏的竹笛聲,這充滿任性的一句話將詞人灑脫的情懷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詞人善于苦中作樂,無論生活多么不如意,他也要樂觀積極地生活。
上一篇:黃庭堅《品令·鳳舞團團餅》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木蘭花令·凌歊臺上青青麥》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