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李大和鄙作感時八章賦詩以贈之
腹果長才〔1〕豈患貧,
謫仙〔2〕裁調〔3〕本無倫。
皇荂〔4〕俚曲勞君和,
白雪陽春不自珍。
擊缺唾壺〔5〕吟好句,
愿挑詩缽〔6〕逐清塵〔7〕。
仙舟〔8〕往事今如昨,
蘭蕙相懸〔9〕愧我生。
說明
《詩稿》推斷此詩作于1912年底。作《感時八首》后,讀同學李大和詩有感,再賦詩一首相贈。贊李大誠以待人,詩才品德若蘭;蘭之高潔有別于蕙,自愧不如。
注釋
〔1〕腹果,《詩稿》正文作“果腹”,書后附表勘誤。長才,優(yōu)長才能。《晉書·劉輿傳》:“時稱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劉輿長才,裴邈清才。”腹果長才,指滿腹才華。
〔2〕謫仙,謫居世間的仙人,借譽才學優(yōu)異的人;又專指李白。李白《對酒憶賀監(jiān)》:“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此處借指李大。
〔3〕裁調,才調,才情。李商隱《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4〕皇荂,古代俚曲。見《莊子·天地篇》:“大聲不入于耳,折揚皇荂,則嗑然而笑。”折揚、皇荂,皆俚俗歌謠。
〔5〕唾壺,承唾之器。擊缺唾壺,典出《晉書·王敦傳》:晉朝大將軍王敦為人豪勇,憂國憂民,酒后常吟曹操的《步出夏門行·龜雖壽》,并以手中如意敲打唾壺作節(jié)拍,終把壺口敲缺了。喻陶醉欣賞名篇佳句,借此形容對李大的詩作傾心賞識。
〔6〕詩缽,古代文人的一種文字游戲。原為刻燭擊缽,后演變?yōu)樵婄姟宕煺棕S《風月談余錄》,其法先取意義各不相同的兩個詞,或分詠,或嵌字。以湊合自然,對仗工整為上。構思時,綴錢于縷,系香寸許,承以銅盤,香焚縷斷,錢落盤鳴,構思即止。作者在成都讀書時,曾與同學李劫人等玩這種作詩游戲,叫“撞詩鐘”。
〔7〕清塵,足下塵土。《漢書·司馬相如傳》:“犯屬車之清塵。”意謂追隨左右。
〔8〕仙舟,化用典故仙侶同舟、郭李同舟。《后漢書·郭太傳》載:郭太,家貧早孤,為河南尹李膺器重,相友善,名震京師。還鄉(xiāng),與李膺同舟,眾人以為神仙。后以此喻知己相處,親密不分貴賤。此句借李膺喻友,以郭太自況。江總《洛陽道》:“仙舟李膺棹,小馬王戎鑣。”孟浩然《同盧明府早秋宴張郎中海亭》:“華省曾聯(lián)事,仙舟復與俱。”
〔9〕蘭、蕙,皆香草,喻品德高尚,亦喻賢者。褚遂良《安德山池宴集》:“良朋比蘭蕙”。蘭、蕙又有高低之別。黃庭堅《書幽芳亭記》:“蘭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別之。……蓋蘭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蘭也。《離騷》曰:‘予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是以知不獨今,楚人賤蕙而貴蘭久矣。”此句以蘭喻李大,以蕙喻己,意謂與友人相比,自愧不如。
上一篇:《夜泊嘉州作》敝帚集與游學家書
下一篇:《游古佛洞》敝帚集與游學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