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嘉州作
乘風剪浪下嘉州,〔1〕
暮鼓聲聲出雉樓〔2〕。
隱約云痕峨嶺〔3〕暗,
浮沉天影沫江〔4〕流。
兩三漁火疑星落,
千百帆檣戴月收。
借此扁舟宜載酒,
明朝當作凌云游。〔5〕
說明
此詩殆作于1910年夏。據首句末尾“下嘉州”三字,可知其間作者在成都四川高等學堂分設中學堂讀書,暑假由成都回沙灣途經樂山,在船上夜宿時寫。樂山舊稱“嘉州”,在岷江、大渡河(沫江)交匯處。由成都走水路至沙灣,須沿岷江順流而下至樂山,即“下嘉州”,再轉入大渡河,逆水行至沙灣?!对姼濉氛J為此詩為1907年暑假結束,作者由沙灣乘船去樂山上中學時作。此解不當,參見本書解讀之二。
1910年暑假之初,作者從省城返回離別近半年的家鄉沙灣。途中夜泊樂山,又見家鄉夜色,有感而發。岸邊,嘉州城頭傳來聲聲暮鼓;天際,峨眉山影朦朧如云,大渡河水月光浮沉;江面上,千船落帆,漁火點點,明朝正是追步蘇東坡,載酒游凌云的好時候。
注釋
〔1〕下,順水而行。同理,逆水而行,曰上。嘉州,北周大成元年(579)置,治所在平羌,后改青衣、龍游(今樂山),南宋慶元二年升為嘉定府。以下四句仿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p>
〔2〕雉樓,城樓,指嘉州城樓。
〔3〕峨嶺,指峨眉山。
〔4〕沫江,沫水、大渡河。又名銅河、涐水、渽水。
〔5〕凌云,凌云山,在樂山城外岷江南岸,臨江有唐代雕鑿的樂山大佛。山上有凌云寺、蘇東坡讀書樓、洗硯池等遺跡。蘇軾《送張嘉州》:“少年不愿萬戶侯,亦不愿識韓荊州,頗愿身為漢嘉守,載酒時作凌云游?!?/p>
上一篇:《挽聯十副》敝帚集與游學家書
下一篇:《感李大和鄙作感時八章賦詩以贈之》敝帚集與游學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