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常征君
【題解】
《寄常征君》作于唐代宗大歷元年(公元766年)晚春,當時杜甫55歲,居住在蜀地云安(今四川云陽)。這是首句入韻仄起式的七言律詩。
常征君是杜甫的好友,曾在不久前來云安拜訪過杜甫,在他返回開州以后,便寫了這首詩寄給常征君。詩中開篇,是對常征君晚年才出仕深表祝賀,同時也有惋惜,并且暗示他要時刻注意朝中小人的傾軋與排擠;五六句以后寫出了對他入仕的體諒之情以及對他生活環境的問候,通篇表達了杜甫對友人的一片關愛之情。
【原文】
白水青山空復春,征君晚節傍風塵①。
楚妃堂上色殊眾②,海鶴階前鳴向人。
萬事糾紛猶絕粒③,一官羈絆實藏身。
開州④入夏知涼冷,不似云安毒熱新⑤。
【注釋】
①空:徒然。傍:傍靠,投靠。風塵:紅塵,世俗之中。傍風塵:指常征君晚節不保,不再隱居,重新出仕。
②楚妃:比喻在皇帝面前得寵之人。殊眾:出眾。
③萬事糾紛:指公事繁忙。絕粒:沒時間吃飯。
④開州:地名,今重慶開縣,是常征君任職之地。
⑤云安:地名,位于今廣東省西部。新:出現、開始的意思。
【譯文】
清澈的江水,蔥郁的青山,即便在春天里展現得再怎么美好,也有徒然再傷春的時候,常征君您一世英名,隱居青山綠水間多年,卻落得個晚節不保,竟然選擇了重新出仕當官,不再隱居了。
楚妃在皇宮里因為容貌出眾,所以很受皇帝的恩寵,但也難免遭到其他嬪妃的嫉妒和陷害,以常征君您的才華,如海鶴一樣的仙風道骨,在朝堂階前的表現一定非常卓越,然而若想一鳴驚人,還要學會趨近權貴之人。
在朝上供職,整日里公事繁忙,被各種瑣事紛擾,甚至連飯都沒有時間吃,人只要是被一種官職羈絆,就是徹底被勞碌埋藏起來了,無法脫身。
你任職的地方現在也是夏天了,但早晚還會有涼暖溫差,你可要時刻注意保暖啊,那里可不像云安,到了夏天火辣辣的酷熱現象就會重新出現。
上一篇:杜甫《奉送嚴公入朝十韻》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