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題解】
李白同輩排行第十二,故稱“李十二白”。杜甫和李白友情甚篤,他寫下很多思念、稱頌李白的詩篇,這是其一,約于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七月,杜甫自成都送嚴武入朝,途中轉赴梓州時得知李白正在當涂養病,便寫了這首詩寄給他。
此詩旨在為李白晚年不幸的遭遇辯護申冤,兼有對統治者的怨恨不滿。詩中敘寫了李白晚年悲慘的遭遇和凄楚的心境,兼顧激情發表議論,抒感慨,極力為李白鳴不平,同時也有無可奈何中的安慰之詞。
詩文對仗工穩,文辭流暢,用典精當。在杜甫的一百二十多首五言排律中,此詩無論在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都不愧是上乘之作。
【原文】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①。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聲名從此大,汩沒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③,流傳必絕倫。
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④。
白日來深殿,青云滿后塵。
乞歸優詔許,遇我宿心親。
未負幽棲志,兼全寵辱身。
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
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
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⑤。
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⑥。
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⑦。
幾年遭鵩鳥⑧,獨泣向麒麟。
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
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⑨。
已用當時法,誰將此義陳?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
莫怪恩波隔,乘槎⑩與問津。
【注釋】
①狂客:指賀知章。賀知章是唐越州永興人,晚年自號四明狂客。謫仙:被貶謫的神仙。賀知章稱李白為謫仙人。
②汩(gǔ)沒:埋沒。
③承殊渥(wò):受到特別的恩惠。這里指唐玄宗召李白為供奉翰林。
④“龍舟”句:指唐玄宗泛白蓮池,在飲宴高興的時候召李白作序。“獸錦”句:《唐詩紀事》載:“武后游龍門,命群官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左史東方虬詩成,拜賜。坐未安,之問詩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乃就奪錦袍衣之。”這里是說李白在皇家賽詩會上奪魁。
⑤“處士禰(mí)衡”句:才能像禰衡一樣好。禰衡:東漢時人,少有才辯。孔融稱贊他“淑質貞亮,英才卓躒”。“原憲”句:家境像原憲一樣貧困。原憲:春秋時人,孔子弟子,家里十分貧窮。
⑥“薏苡”句:馬援征交趾載薏苡種還,人謗之,以為明珠大貝。這里指當時一些人誣陷李白參與永王李璘謀反。
⑦三危:山名,在今甘肅敦煌縣南,乃帝舜竄三苗之處。放逐:指被貶謫流放。
⑧鵩(fú)鳥:古代認為是不祥之鳥。
⑨楚筵(yán)辭醴(lǐ):漢代穆生仕楚元王劉交為中大夫。穆生不喜歡飲酒,元王置酒,常為穆生設醴。元王死,子戊嗣位,初常設醴以待,后忘設醴。穆生說:“醴酒不設,王之意怠。”遂稱病謝去。這里是指李白在永王璘邀請他參加幕府時辭官不受賞之事。“梁獄”句:漢代鄒陽事梁孝王,被讒毀下獄。鄒陽在獄中上書梁孝王,力辯自己遭受冤屈。后獲釋,并成為梁孝王的上客。這里是指李白因永王璘事坐系潯陽后力辯己冤。
⑩槎(chá):木筏。
【譯文】
當年有一位號稱狂客的大詩人賀知章,看了你的詩篇,贊稱你為謫仙人。他大贊你落筆之時,能驚起風雨,你一揮而就的詩篇,鬼神見了都能被感動得泣不成聲。
從此后,李白的聲名震動京師,以前的困頓失意自此一天之間就全被清零。你的文采受到玄宗皇帝的特別垂愛,很快就成為御封的待詔翰林,那精美絕倫的詩篇接連不斷,篇篇首首必將萬古流傳。
玄宗皇帝欽點你陪同蓮池泛舟,時常到很晚,一次在白蓮池賽詩會上,你一舉奪魁,得到了皇上賞賜錦袍。你經常得到玄宗皇帝的召見,白天可以隨時出入深宮大殿,可以說是頗受寵信,如同滾滾紅塵之中扶搖而上的青云。
豈料奸佞權臣當道,你又不肯搖尾乞憐回歸優越的恩寵之位,導致后來的皇上偏聽偏信而被賜金放還。途中在梁宋(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與我相遇后一見如故,宿住幾日,倍感親切。你既沒有隱藏辜負自己幽居于心的遠大志向,又能兼容顧全受寵與被饞毀放逐的不同境遇,退隱保身。
自從相遇,我二人情投意合,促膝長談,你非常理解我逸居山野的灑脫不羈,我也十分欣賞你豪飲善交的純真坦蕩的胸懷。我們夜里在梁園飲酒,興起之時不禁拂袖起舞,春季回到寓居的泗水之濱,你依舊縱情唱賦行吟。
然而,雖然才華超群卻宏圖不展,沒有用武之地。雖然道德崇高卻屈就山野,無人理解,無以為鄰。雖然才智卓群堪比東漢禰衡,但命運卻像孔子的弟子原憲那樣失意窮困。
雖是糧食不能自給充足之時投靠永王,但卻是滿懷“掃胡塵、救河南”的愿望加入幕僚實為生活所迫,有人傳說你收了永王的重金,那是何等的誹謗妖言。你沒能幸免被牽連,自此遭受長期顛沛漂泊。你南赴炎熱如蒸烤之地的五嶺蒼梧避禍,但最終還是因此事而成了被貶謫流放到三危之地夜郎的罪臣。
幾年來,你自認是遇見了鵩鳥一樣屢遭厄運而臥病當涂,你獨自悲泣,自比孔子絕筆向麒麟。回望歷史,蘇武最終還是要返回漢廷,夏黃公怎么可能會為暴秦做事。你如漢代穆生因楚王筵席不設醴酒而辭官一樣自重,況且是拒絕永王三次才不得不加入他的幕僚,何談附逆?無辜被牽連而受到君主冷遇,你也曾像漢代鄒陽那樣上書朝廷為自己辯護伸冤,卻沒能如他那樣沉冤得雪重見天日。已經不難看出當時是因為事理難以明斷,才迫使你認罪伏法,那么,現在誰又能仗義執言將此事向朝廷陳述清楚呢?你已到垂暮之年,依舊能吟詩不輟,宛若秋月高懸,真心希望你早日康復,徜徉在江濱的暮色中繼續多作好詩。不要責怪與皇上的恩澤隔絕,我一定要乘著木筏前去上書朝廷,并且設法探明事情的真相。
上一篇:杜甫《寄常征君》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寄贊上人》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