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樓
【題解】
這首詩于唐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春在成都所寫。當時詩人客居四川已是第五個年頭。上一年正月,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安史之亂平定之后。年底,吐蕃又破松、維、保等州,繼而再攻陷劍南、西山諸州。此時,國家正處在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內外交困的日益衰敗之中。同年,嚴武又被任命為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原在閬州(今四川閬中)的杜甫,聽到這個消息,欣喜異常,馬上回到成都草堂。在一個暮春,詩人登樓憑眺,有感而作此詩。
全詩寫景寫情為出發點,以樂景寫哀情,雄闊深遠,委婉含諷,抒寫了詩人無可奈何的感傷之情。
【原文】
花近高樓傷客心①,萬方多難此登臨②。
錦江春色來天地③,玉壘浮云變古今④。
北極朝廷終不改⑤,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⑥,日暮聊為梁甫吟⑦。
【注釋】
①客心:客居者之心。
②登臨:登高觀覽。臨:從高處往下看。萬方多難:這里指吐蕃入侵為最烈的那段時間,同時,也指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朝廷內外交困、災患重重的日益衰敗景象。
③錦江:即濯錦江,流經成都的岷江支流。也稱府南河。
④玉壘:這里指玉壘山。在四川省理縣東南方向,成都西北方向。古時多作成都的代稱。
⑤北極:星名,北極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當時和吐蕃交界地區的雪山。寇盜:指當時入侵唐朝的吐蕃。
⑥后主:這里指劉備的兒子劉禪,三國時蜀國的后主。曹魏滅蜀,他辭廟北上,成了亡國之君。
⑦聊為:不甘心這樣做而姑且這樣做。梁甫吟:古樂府中一首葬歌。這里代指此詩。
【譯文】
登上高樓,看到了附近的繁花似錦而我卻是滿懷傷感,舉目四望,接連不斷的吐蕃入侵,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朝廷內外交困,一想起這些,就讓人感到觸目驚心。
錦江的春色美景撲面而來,這是天地自然生成,而玉壘山的浮云向來都是變化莫測,這無法改變的從古至今,讓我不禁聯想到如此多變的政局和多難的人生。
唐朝的政權這么多年來穩如泰山,不容篡改,就像蒼穹之中的北極星,希望吐蕃賊寇你們最好要識時務,不要枉費心機前來入侵。
可嘆的是那么昏庸的劉后主還立了祠廟,更可悲的是他聽信奸佞臣子讒言,竟然不顧大局辭廟北上,最終成了亡國之君,哎!只可惜我空懷濟世之心,卻報國無門,只好在黃昏時分吟誦《梁甫吟》以此來遣懷。
上一篇:杜甫《登岳陽樓》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登高》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