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大調交響曲》原文與翻譯、賞析
戈蒂耶
北歐流傳的故事里講到,
古老的萊茵河上常有美人天鵝,
她們蜷曲著白色的脖頸,
沿著河岸邊游邊歌。
她們有時在枝頭上棲息,
披掛在身上的羽毛,
將她們的皮膚映襯得
比潔雪般的絨毛更白皙。
不時會有一位美女,
飄然降臨我們家鄉,
猶如潔白的月光
灑落在寒空下的冰面上。
她那北國的新鮮氣息,
令人心醉目迷,
使人神往于光采熠熠的
白色肉欲的魅力!
她那雪球般的胸脯,
配戴著白色的茶花,
而那白綢緞的裙袍,
抵御著非理的冒犯親狎。
在這白色的大戰中,
綢緞和鮮花相形見絀,
它們無可奈何地枯黃,
全因為那無名的嫉妒。
玉肩上白色的流彩,
是大理石顆粒的閃光,
如同在一夜之間,
悄悄降落的寒霜。
是用蘆葦的莖葉,
還是用初雪般的云母,
是用圣餅還是用蠟燭,
制成這白色的肌膚?
是用銀白的百合花,
是用海上的白浪花
還是用滴滴的乳汁,
把冬日的藍天涂畫?
那白色的大理石
是諸神冰冷蒼白的身軀;
粗糙的白銀和乳白石
在朦朧的光下充滿情趣。
牙雕的雙臂帶著飛翼,
猶如白蝴蝶雙雙對對,
那色調柔和的連接點
熱烈的親吻使人心醉。
滿身污垢的小白鼬,
為抵御寒冷的戰栗,
以它那白色的皮毛,
綴滿雙肩和紋飾。
彩繪玻璃上裝飾著,
水銀構成的奇花異卉;
白花邊圍繞著噴泉,
水神在冰冷的空氣中流淚。
繁茂的鮮花如白霜,
壓彎了五月的山楂樹;
在那一片蒼白之中
掩抑著沉郁憂傷。
在城堡的屋檐下,
毛絨絨的白鴿在翻飛;
那懸垂而下的鐘乳石,
可是黑洞中白色的淚水?
格陵蘭人和挪威人,
和塞拉菲達一起到來的*
可是雪鑄的圣母瑪利亞?
那是寒冬雕塑的斯芬克司。
被雪崩掩埋的斯芬克司
守衛著閃光的冰川,
在他那白色的胸膛里,
可凍藏著白色的秘密?
他平靜地長眠在冰面下,
噢,誰能使這顆心融化!
誰能將一個玫瑰色的音調,
放進這純白的音畫!
(黃晉凱 譯)
【注釋】 塞拉菲達:北歐傳說中的一個神秘的形象。
【賞析】 白色的音樂從古老的萊茵河上游來,呈現出“美人天鵝”的姿態,“她們蜷曲著白色的脖頸,沿著河岸邊游邊歌。”或間,一位美女,一片月光,輕輕降臨在故鄉的冰面,緩緩地移向春天。樂曲由弱漸強,“牙雕的雙臂帶著飛翼,猶如白蝴蝶雙雙對對”,“在城堡的屋檐下,毛絨絨的白鴿在翻飛”,一直飛至遠古,那聲音凝固在斯芬克司長眠的冰河,一片雪崩之后的寂靜。
白色的畫卷在樂聲中展開:美人天鵝的羽毛,月下的冰面,“白色肉欲”,“她那雪球般的胸脯”、“玉肩上白色的流彩”,這白色的肌膚“是用蘆葦的莖葉,還是用初雪般的云母,是用圣餅還是用蠟燭”繪成? 那 “冬日的藍天”“是用銀白的百合花,是用海上的白浪花,還是用滴滴乳汁”涂畫?隨之而來的春天也是一片白色的世界:“白蝴蝶雙雙對對”,“繁茂的鮮花如白霜,壓彎了五月的山楂樹”,“毛絨絨的白鴿翻飛”……這流動的白色畫卷,終止于北方的冰天雪地,一片 “閃光的冰川”。
白色的群像從畫中浮現:水上的白天鵝,月光下的冰面,“大理石的閃光”,“牙雕的雙臂”“城堡的屋檐”,那猶如“白色的淚水”一般垂掛的鐘乳石,“格陵蘭人和挪威人,和塞拉菲達一起到來的可是雪鑄的圣母瑪利亞? 那是寒冬雕塑的斯芬克司”。這純白的雕塑里,“可凍藏著白色的秘密?”
音樂、圖畫與雕塑融為一體,聲音、色彩和造型互相交織,構成了這首奇異的 《白色大調交響曲》。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唯美主義的創作傾向,即注重形式之美,強調“為藝術而藝術”,拋棄一切功利的因素的文學主張。戈蒂耶在《詩藝》中說:“對形式反復雕琢,才能產生出佳作,大理石、瑪瑙、琺瑯和詩歌”。這里,詩人選擇白色為主調,它和詩人的精神世界一樣潔白無瑕,一塵不染。
在這首詩里,雖然我們找不到任何情節或思想,但卻能從中呼吸到清冽的空氣,享受一片冰清玉潔的圣地;這里處處閃爍著理想之光,這里正是美的住所。
上一篇:《登池上樓》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百字令》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