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彌遜
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宿鳥聲中自掩門。
此詩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表達了一種寂寞惆悵而又孤傲峻潔的復雜情懷。
“小雨絲絲欲網春”,細細的雨絲好象從天上撒下的大網,想把整個春色籠住。因喻雨為“網”,故前面飾以“小”字,又用“絲絲”與之相契合;而一個“欲”字,又把小雨擬人化。可謂察物入微,繪景如神。唐韓愈曾有“天街小雨潤如酥”(《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郎》)之句;近人朱自清寫春雨“象牛毛,象花針,象細絲,密密地斜織著”,與本詩均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在情調上卻有所不同。韓詩朱文都帶著一種喜悅的心情贊美春雨,而本詩則借春雨瀉其悵然失意之緒?!奥浠ɡ墙褰S昏”一句,緊承而下,在意脈上與前句一氣貫注。“落花”本已傷懷,“狼藉”更增悲意,“黃昏”倍覺凄慘。一句三折,頓挫疊進。一幅黃昏愁雨圖栩栩展前。
如果說首兩句是對暮春黃昏自然景物的全面描寫,那么第三句則是集中刻劃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败噳m不到張羅地”,言人跡疏遠。據《史記·汲黯鄭當時列傳》:漢代翟公,做官得意時,門庭熱鬧擁擠,失勢以后,客人都不來了,以至于“門外可設雀羅”。此句即由此點化而來。景物凄迷,復兼世態炎涼。至第四句更逼出“宿鳥聲中自掩門”一句來?!八搌B”指傍晚歸宿之鳥,與句二“黃昏”相統一?!白匝陂T”暗接“車塵不到”,宿鳥聲聲,反襯此地的寂寥蕭瑟,與前三句基調相和諧。而“自掩門”又透示出一種悠閑姿態。任憑它苦雨重重,亦不管其“車塵不到”。我自悠然掩門,自賞其“宿鳥聲聲”。字里行間,流露出對那些世態炎涼不屑一顧的傲氣。
此詩暮春、黃昏、細雨、落花,構出作者孤寂的生活環境,更給炎涼世態作了注腳。這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色調跟作者抒發的惆悵落寞之意緒是和諧的,而對其蔑視榮華、淡泊自持之志又是一種襯托。這種復雜的情緒與環境融合在一起,從而展現出一種多層次的深厚意境。
上一篇:《春日五首(其一)·秦觀》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春日即事二首(其二)·呂本中》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