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兩首》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其 一
重關踞天險①,三輔重神京②。
繡嶺遙尊岳③,黃河曲抱城④。
一夫今保障,群盜昔縱橫⑤。
星隕何年事⑥?徒傷父老情。
[注釋]
①踞: 蹲,坐。此句是說,潼關雄踞天險之中。
②三輔: 原指西漢治理京都地區的三個職務,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后來稱其所轄地區為三輔,指長安及其附近地區。神京: 指長安。此句是說,潼關在三輔之中,對長安有更重要的作用。
③岳: 西岳華山。
④無名氏潼關對聯,有 “黃河九曲抱關來” 之句。
⑤群盜: 作者對農民起義軍的誣稱。
⑥星隕: 指孫傳庭被李自成軍隊所殺。
【題解】
作者曾自注此詩云:“謂孫督師傳庭。”孫傳庭(1593-1643),代州振武衛(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人。明崇禎十五年(1642)任兵部侍郎,總督陜西。次年升為兵部尚書(改稱督師)帶兵鎮壓李自成農民起義,在潼關被起義軍殺死。此組詩選自《清詩別裁集》,此詩為兩首中的第一首。
【簡析】
這首詩歌詠了潼關的雄險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描繪了潼關獨特的景色,對孫傳庭在潼關戰死表示痛惜,對當時天下太平予以贊美。其中“繡嶺遙尊岳,黃河曲抱城”一聯,寫出了潼關景色的特征。
其 二
窺關如在井①,立馬一峰高②。
竟失山河險,徒夸汗血勞。
沙蟲迷白日③,陵谷徙洪濤④。
翻使黃巾笑⑤,橫行遇汝曹⑥。
【題解】
此詩為兩首中的第二首。
【簡析】
這首詩主要表現了作者對歷史上那些依恃潼關天險卻反而戰敗的潼關守將的譏笑,表達了守關的關鍵在于人為的思想。
[注釋]
①窺: 觀看,此處指從下往上看。此句是說,在潼關下面的關道仰望關口,好像自己處于深井之中。
②此句是說,在關頭騎馬,就有山峰那么高。
③沙蟲:即沙虱,是水邊草中小蟲,能入皮膚害人。迷白日:遮住了太陽。
④徙: 流。
⑤翻:反而。黃巾:東漢末張角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其軍隊以黃巾裹頭,所以稱黃巾軍。黃巾農民軍起義時,潼關尚未設置。
⑥汝曹: 你們這一等人。最后兩句是說,朝廷守將持有天險,卻被農民軍取笑:我們橫掃天下,竟遇到了你們這等不戰而降的庸才。
上一篇:《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下一篇:《潼關使院懷王七季友》原文|題解|注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