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原文與翻譯、賞析
蘭波
A黑,E白,I紅,U綠,O藍: 元音
終有一天我要說破你們的來歷:
A,圍著腐臭的垃圾嗡嗡不已
蒼蠅緊裹在身上的黑絨背心,
陰暗的海灣;
E,蒸汽和帳篷的白潔,
冰川的尖峰,
白袍的王子,
傘形花的顫動;
I. 殷紅,咳出的鮮血,
美人嗔怒中
或者頻飲罰酒時
朱唇上浮動的笑意;
U,圓圈,碧綠的海水神奇的戰栗,
遍地牛羊的牧場的寧靜,煉金術士
開闊前額上深刻皺紋意味的安詳;
O,發出古怪尖叫的末日號角,
任憑星球和天使遨游的太空的寂寥:
——奧米加,她的眼睛射出的紫色柔光!
(施康強 譯)
【賞析】 “我發明元音的顏色——A黑,E白,I紅,O藍,U綠。我規定輔音的形狀和行動。我企求有朝一日,以本能的節奏來創造足以貫通任何感覺的詩文字。我保留翻譯權。這是蘭波在 《文字的煉金術》(摘自蘭波全集《在地獄中的一季》) 中對于 “詩文字”的理解和表白。在詩人看來,字母并不是白紙上固定不變的黑字,它們有不同的色彩、聲音、氣味和行動:A是黑色的,像一只蒼蠅身上的黑絨背心,“圍著腐臭的垃圾嗡嗡不已”;E是白色的,形狀變化莫測,時而像“陰暗的海灣”,時而又像 “冰川的尖峰、白袍的王子……”; I殷紅,是 “咳出的鮮血”,是“朱唇上浮動的笑意”; U更為離奇,這個“圓圈”是“碧綠的海水神奇的戰栗”,“牧場的寧靜”,“煉金術士開闊前額上深刻皺紋意味的安詳”,它不僅具有顏色和聲音,而且還帶有自己特殊的情緒,“戰栗”、“寧靜”、“安詳”; O是“末日號角”,“太空的寂寥”,是 “她的眼睛射出的紫色柔光。”
《元音》一詩中,我們看到的不再是元音,而是一個豐富多彩、變幻莫測的世界,它是詩人的幻覺,而要看到這種幻覺必須具有一雙神奇的慧眼,這正是 “通靈者” 的特征。
蘭波在1871年5月寫給友人的一封信中說到,詩人應是一個通靈者。而要想成為通靈者,“必須使各種感覺經歷長期的、廣泛的、有意識的錯軌”,只有這樣,他才能 “達到未知,陷入迷狂”,從而 “失去視覺,卻看到了視覺本身”。——當詩人再也看不見A、E、I、O、U時,他卻看到了一個繽紛的世界,一片神奇的風景,它不停地變幻著,與詩人的內心世界相互感應。這里,我們看到波德萊爾《應和》的理論在此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自然”這座神殿走進了文字。
正像《應和》一樣,《元音》也是一首在詩歌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四行詩。在《文字的煉金術》一文中,蘭波說到:“舊式詩在我文字的煉金術里也不無地位”,“我運用字眼的幻覺來解釋我的魔句”,“我覺得我精神的混亂是神圣的”。的確,正是這種“混亂”或“錯軌”,使蘭波這樣一位天才的“通靈者”,一位有才華的詩人創造出了像《元音》這樣的新奇的藝術天地。
上一篇:《元日祝福》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涼州詞》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