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再思·[中呂] 朝天子
涂再思
常山江行
遠山,近山,一片青無間①。逆流泝上亂石灘②,險似連云棧。落日昏鴉,西風歸雁。嘆崎嶇途路難。得閑,且閑,何處無魚羹飯。
【注釋】 ①無間: 沒有空隙。②泝: 同“溯”,逆流而上。
【鑒賞】 這是寫逆流行船時的觀感。
作者曾任嘉興 (在浙江) 路吏。常山在浙江常山縣南邊。此曲可能是作者任職期間往來江上時觀景有感而作。
日落時分,作者乘一葉扁舟行進在逆流險灘中。西風吹著他的衣裾,夕陽映著他的額角。開始他可能是漫無目的地欣賞兩岸堆綠疊翠的畫卷,可漸漸地他的注意力被行船的艱難吸引了,并很快被震懾住: 眼前亂石滿目,船在亂石灘中左沖右突,隨時都有撞上亂石船翻人亡的危險,那感覺簡直就像在云天之中的棧道上行走,一不小心就會掉落萬丈深淵,不由得不為自己和他人捏一把汗,情不自禁地從心底發出一聲驚嘆: “難啊,行路難!” 就在這如履薄冰的驚險時刻,猛抬頭,只見黃昏的烏鴉正在歸巢,歲末的大雁正在南飛,這好像是一種暗示、一種召喚。它強烈地觸動了作者,使他的思維一下子彌散開來,想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想到整個元代社會官場的險惡,想到讀書人的境遇。于是他產生一種感悟: 行船如此艱險,我何苦還要在這 “連云棧” 上冒險?仕途的險惡比逆水行船有過之無不及,我又何苦為那點蝸角功名去奔波跋涉?能閑就閑吧,過我的漁樵生活,哪里找不到一碗粗茶淡飯。
元代文人似乎有一種特殊的思維模式: 遇到不順心的事沒有勇氣去抗爭,而是回避退隱。這實在也是當時文人所處社會境地而無力抗爭的無奈之舉。
上一篇:徐再思·[中呂]朝天子·西湖|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劉庭信·[中呂]朝天子·赴約|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