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青玉案 和賀方回韻,送山谷弟貶宜州》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②5曉別吾家黃叔度。③弟兄華發,遠山修水,異日同歸處。④ 尊罍飲散長亭暮,別語纏綿不成句。⑤已斷離腸能幾許?水村山館,夜闌無寐,聽盡空階雨。⑥
【注釋】 ①賀方回:賀鑄,字方回,北宋著名詞人。和賀方回韻,指和賀方回的名篇《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山谷:黃庭堅,自號山谷道人,北宋著名詩人,是江西詩派的開創者。宜州:治所在今廣西宜山。②千峰百嶂:指峰巒重迭、道路險阻。嶂(zhang杖):高峻如同屏障的山峰。③黃叔度:即黃憲。據《后漢書·黃憲傳》記載,黃憲字叔度,汝南慎陽(在今河南)人。世貧賤,父為牛醫,才識卓異,有“顏子”之稱,其為人“汪汪若千頃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濁,不可量也。”此處借指黃庭堅。④華發:花白的頭發。遠山修水:指路途遙遠。修,長。⑤尊罍(zun lei尊雷):古代酒器。尊,酒杯。罍,形似壺。長亭:古時設置在路邊供行人休息的亭舍,隨亭間距離長短而有長亭、短亭之分。這里泛指送別處。⑥幾許:多少。闌(lan蘭):盡。
【譯文】 通往宜州的道路千峰百嶂。天色陰沉黯淡,似乎也知道人將離去。清晨,送別我才識過人的弟弟。我們弟兄都已頭發花白,千山萬水,何時重見?只有死后魂歸一處。酒宴離散,長亭日暮。惜別的話語纏綿悱惻,難以成句。別后的哀愁還有幾許?在簡陋冷清的驛舍里,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整夜傾聽空階上的落雨。
【總案】 這是一首送別詞。作者的弟弟黃庭堅才華卓犖卻命運多舛。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黃庭堅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貶涪州別駕,黔州(在今四川彭水)安置,后又徙戎州(在今四川宜賓)。崇寧元年(1102),他結束了在黔州、戎州“萬死投荒,一身吊影”、長達六年的放逐生活,赴太平州任,不料到官九日即被罷免。復除名。羈管宜州。因文字冤獄被貶謫到路途遙遠的瘴癘之地,前途兇險,生死未卜,這次送別實際上是生離死別。作者已預感到,此地一別,后會無期,只有死后才能重聚。這絕非作者的虛妄之詞。事實上,在經歷千難萬險之后,黃庭堅於次年夏天抵達宜州貶所,一年后便滿懷冤憤病死宜州,弟兄竟成永決。因此,和相同題材的作品相比,這首送別詞沉哀入骨,極為真摯感人。
上一篇:蘇軾《青玉案和賀方回韻,送伯固歸吳中》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周邦彥《風流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