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琴懷古詩十首(第五十一回)
【原文】
赤壁懷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①,徒留名姓載空舟②。
喧闐一炬悲風冷③,無限英魂在內游。
【注解】
①赤壁:山名,在今湖北省嘉魚縣東北,長江南岸,岡巒壁立,上鐫“赤壁”二字。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孫權與劉備聯軍用火攻大破曹操軍于此。沉埋水不流:言曹軍傷亡重大,折戟沉尸于江中,而江水為之阻塞不流。
②此句意思是說:戰艦上插幟,上書將帥姓氏,兵敗后,空見船上旗號而已。
③喧闐:聲音大而雜。一炬:一把火。指三江口周瑜縱火。
【原文】
交趾懷古①
銅鑄金鏞振紀綱②,聲傳海外播戎羌③。
馬援自是功勞大④,鐵笛無煩說子房⑤。
【注解】
①交趾:公元前3世紀末,南越趙佗侵占甌雒后所置的郡。公元前lll年,漢并南越后受漢統治。公元40年,當地雒民在征側、征貳領導下起而反抗漢朝統治,遭馬援鎮壓。3世紀以后轄境逐漸縮小。公元589年廢。
②金鏞:銅鑄成的大鐘。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曾收兵器鑄金鐘和銅人。這里借指馬援建立了戰功。振紀綱:振興國家力量,整頓法紀王綱。
③海外:古代泛稱漢政權統治區域之外的四鄰為海外。戎羌:羌族又稱西戎。
④馬援(前l4—49):漢將,字文淵,大畜牧主出身,王莽末為漢中太守,后依附割據隴西的隗囂,繼歸東漢光武帝劉秀,參加攻滅隗囂、平定涼州的戰爭。曾于金城擊敗先零羌兵,鎮壓交趾起義。封伏波將軍、新息侯。后進擊西南武陵少數民族時病死軍中。
⑤此兩句意思是說:論勞苦功高當數馬援,有笛曲可征其事跡,用不著去說漢初的張良。馬援鎮壓了交趾后,聞劉尚進擊武陵五溪西南夷軍敗安沒,向劉秀請戰。帝憐其老,馬援說自己尚能披甲上馬,并當場試騎。結果他在南征途中病死,留存其詩《武溪深行》一首,寫武溪毒淫,征途艱險,“鐵笛”所吹之曲即指此。子房:漢初張良的字。張良為劉邦建立統一的漢帝國做出了巨大貢獻,劉邦曾稱贊他說:“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
【原文】
鐘山懷古①
名利何曾伴汝身②,無端被詔出凡塵③。
牽連大抵難休絕④,莫怨他人嘲笑頻。
【注解】
①鐘山:亦稱鐘阜、北山,即今南京市東北的紫金山。詩寫南朝齊周颙其事。周颙,字彥倫,汝南(今河南汝南縣境)人,《南齊書》中有其傳。考史傳所載,颙曾為剡令、山陰縣令,一生仕宦不絕。其立隱舍于鐘山,系在京任職時供假日休憩之用。
②此句意思是說:你何嘗存有什么名利觀念。是說周颙隱居鐘山只是權宜之計,語帶嘲諷。
③無端:平白無故,也是譏語。被詔:指奉命為海鹽縣令。出凡塵:離開隱舍,初來到塵世上做官。
④牽連:指世俗的種種牽掛、連累。
【原文】
淮陰懷古①
壯士須防惡犬欺②,三齊位定蓋棺時③。
寄言世俗休輕鄙④,一飯之恩死也知⑤。
【注解】
①淮陰:秦代所置的縣,即今江蘇省清江市,故城在其東南。劉邦封韓信為淮陰侯于此。韓信(?—前l96),淮陰人,初屬項羽,后歸劉邦,被任為大將,封為齊王,徙為楚王,又降為淮陰侯。在楚漢戰爭中破趙、平齊、擊楚,戰績頗著。但后來他鬧獨立,搞分裂,陰謀叛漢,被呂后所誅。
②此句指韓信年輕貧賤時曾遭淮陰惡少的欺侮,當時,他被迫從人家的褲襠底下鉆過去。
③此句意思是說:韓信被分封齊王之日,正是決定他最后結局之時。秦亡后項羽將齊地分為膠東、齊、濟北三個諸侯國,故稱三齊。
三齊位,即指齊王之位。韓信破趙平齊后向劉邦討價,要求立他為齊國的假王。劉邦大怒,大罵使者。張良急忙踩他的腳,要他對韓信暫時容忍。劉邦馬上改口罵道:“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立即封韓信為齊王。當時楚漢相持不下,“天下權在韓信”,韓信的向背關系重大,所謂“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齊人蒯通勸他不如割據一方,誰也不依靠,“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否則,“勇略震主者身危”,將來必自取其禍。韓信因受劉邦之封,不愿馬上背漢。后來,他伏罪被處死前說:“吾悔不聽蒯通之計。”
④此句是指:韓信早年貧困,品行不端,不事生產,“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受“胯下之辱”時“一巿人皆笑信以為怯”。這里叫世俗之人不要小看和鄙視他,是說他日后必大有作為,且能受恩知報。
⑤此句是指:韓信有一次在城下釣魚,一個洗衣婦可憐他饑餓,給他飯吃。后來韓信封王時,召見這個洗衣婦,賜贈千金以報答她的“一飯之恩”。
【原文】
廣陵懷古①
蟬噪鴉棲轉眼過②,隋堤風景近如何③?
只緣占得風流號,惹出紛紛口舌多④。
【注解】
①廣陵:古郡,縣名。廣陵郡,隋時先稱揚州,又改為江都郡,在今江蘇省揚州巿。隋煬帝(楊廣)大業元年(605)三月,調動河南諸郡男女百余萬開挖通濟渠,自長安直通江都。河渠兩岸堤上種植楊柳,謂之隋堤。又沿渠造離宮四十余所,江都宮尤為華麗。同年仲秋,楊廣率蕭皇后以下嬪妃、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侍從等一二十萬人大舉出游江都,水上龍舟樓船相銜二百余里,挽船壯丁八萬余人,兩岸騎兵護送,旌旗如林,窮極侈靡,耗盡國力,所過之處百姓遭殃。
②蟬噪鴉棲:柳樹上多蟬和鴉,借以說隋堤景物。
③此句其實就是問當年的繁華歡樂如今是否還在。
④此兩句意思是說:只因為隋煬帝喜歡游玩逸樂,得了個“風流”皇帝的稱號,所以才招來了后世紛紛譏貶。
【原文】
桃葉渡懷古①
衰草閑花映淺池,桃枝桃葉總分離②。
六朝梁棟多如許③,小照空懸壁上題④。
【注解】
①桃葉渡:在今南京市秦淮河與青溪合流處。桃葉是晉代王獻之的妾,曾渡河與獻之分別,獻之在渡口作《桃葉歌》相贈,桃葉作《團扇歌》以答。后人就叫這渡口為桃葉渡。
②此句用花草蕭瑟的秋天,桃樹上葉子離開枝條來說人的分別。
③梁棟:大臣的代稱。王獻之曾為中書令。多如許:多半如此。指難免都會有離別親人的憾恨。
④此句意思是說:題著字的壁上空懸著小照。小照:畫像。空懸:徒然地掛著。
【原文】
青冢懷古①
黑水茫茫咽不流②,冰弦撥盡曲中愁③。
漢家制度誠堪笑,樗櫟應慚萬古羞④。
【注解】
①青冢:王昭君的墓。傳說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
②黑水:黑河,即今呼和浩特市南之大黑河。咽不流:以流水硬咽不流極寫愁怨。
③傳說昭君出塞,彈琵琶以寄恨。冰弦:一種蠶絲所制成的琵琶弦。
④此兩句意思是說:漢元帝的這套辦法實在可笑,如此昏庸的皇帝歷來受到人們的譏刺,他自己也該感到慚愧吧!指漢元帝遣王昭君和親事。漢元帝因后宮女子多,就叫畫工畫了像來,看圖召見。宮人都賄賂畫工,獨王嬙不肯,所以她的像畫得最壞,不得見元帝。后來匈奴來求親,元帝就按圖像選昭君去,臨行前才發現她最美,悔之不及,就把毛延壽等許多畫工都殺了。樗櫟(chūli):樗,臭椿。櫟,櫟樹。古人認為這兩種樹的質地都不好,不能成材。后以“樗櫟”喻才能低下。亦用為自謙之辭。此處譏諷漢元帝。羞:蒙羞。
【原文】
馬嵬懷古①
寂寞脂痕漬汗光②,溫柔一旦付東洋③。
只因遺得風流跡,此日衣衾尚有香。
【注解】
①馬嵬(wéi):馬嵬驛,亦叫馬嵬坡,在長安西百余里處今陜西省興平市西,楊貴妃死于此。楊貴妃,小名玉環,幼時養于叔父家。開元二十三年(735)冊封為壽王(玄宗之子李瑁)妃,后被玄宗度為女道士,住太真宮,道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冊封為玄宗貴妃,極受寵幸。楊家一門因此顯貴,其宗兄楊國忠為右丞相,三個姐姐封韓、虢、秦三國夫人,權勢炙手可熱。天寶十五年(756),安祿山叛兵攻破潼關,玄宗倉皇逃往四川,到馬嵬驛,六軍駐馬不進,楊貴妃被迫縊死,卒年38歲。
②此句意思是說:臉上毫無生氣,脂粉被亮光光的汗水所沾污。寫楊貴妃縊死時的面相。漬:液體黏在東西上。
③一旦:一天,一天之內。付東洋:付諸東流,成空。
【原文】
蒲東寺懷古①
小紅骨賤最身輕②,私掖偷撈強撮成③。
雖被夫人時吊起,已經勾引彼同行④。
【注解】
①蒲東寺:唐代元稹《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和元代王實甫據此改編的雜劇《西廂記》中所虛構的佛寺名叫普救寺,因在蒲郡之東,所以又稱蒲東寺。故事中張生與崔鶯鶯同寓居寺中而戀愛。
②小紅:指鶯鶯的婢女紅娘。骨賤、身輕:紅娘是一個不茍同于傳統禮教的女仆,她主動、熱情地幫助張生和鶯鶯,在薛寶琴這樣的貴族小姐看來,不安分的紅娘是所謂骨頭生得輕賤。
③此句指紅娘為雙方撮合。掖:用手扶著別人的胳膊。
④此兩句是說:《西廂記》中“拷紅”一折寫鶯鶯母親鄭氏為逼問私情而拷打紅娘,但為時已晚,張生與鶯鶯早配成了一對。吊起:指拷打。勾引:勾結串通。
【原文】
梅花觀懷古①
不在梅邊在柳邊②,個中誰拾畫嬋娟③?
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④。
【注解】
①梅花觀:明代湯顯祖戲曲《牡丹亭》中寫杜麗娘抑郁成疾,死后葬于梅花觀后面梅樹之下。柳夢梅旅居該觀,與麗娘鬼魂相聚,并受托將她軀體救活。后來二人結為夫妻。
②杜麗娘死前曾自畫肖像,并在畫上題詩一首:“近睹分明似儼然,遠觀自在若飛仙。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末句中隱柳夢梅名字。
③個中:此中。拾畫嬋娟:指柳夢梅在觀中拾得杜麗娘的自畫像。嬋娟,美好的樣子,多形容女子。
④此兩句意思是說:不要去回想春香來到而得團圓的情景,別離以來,西風又起,又過去一年了。春香:杜麗娘的婢女。
【背景】
話說眾人,探春也有了一個,方欲念時,寶琴走來,笑道:“從小兒所走的地方的古跡不少,我也來挑了十個地方古跡,作了十首‘懷古詩’。詩雖粗鄙,卻懷往事,又暗隱俗物十件,姐姐們請猜一猜。”眾人聽了,都說:“這倒巧,何不寫出來大家一看?”
【賞析】
薛寶琴家是皇商,所以她從小就隨其父母到處周游,“四山五岳都走遍了”,是大觀園群芳中見世面最多的一個。在寶、黛、釵等人作謎語詩的同時,她“揀了十個地方的古跡,作了十首懷古詩”,暗隱俗物十件。這十首都沒有透露謎底,因此處強調的是“懷古”,故而謎底并不重要。
《赤壁懷古》這首詩借古戰場赤壁抒發了一種懷古傷今的情緒。從來的“懷古”,都是“傷今”,懷古的情緒是由傷今引出來的。從這首詩渲染的悲涼氣氛看,很可能是隱示賈家這個不可一世的封建世家,由于“自殺自滅”導致大廈傾頹,家散人亡,留下一片茫茫白地的慘景。
關于此詩謎底,有人猜是“盂蘭會(鬼節)所焚之法船”,有人猜是“走馬燈之用戰艦水操者”。
《交趾懷古》這首詩“頌揚”了東漢時平定交趾被封為伏波將軍的馬援,渲染了他名傳遐邇的武功。這同賈家先人出兵立功,皇帝封他們為“寧國公”、“榮國公”,成為金陵四大家族之首很相似。那么這首詩是不是借“交趾懷古”來隱喻賈家的發跡史呢?不敢斷然肯定,聊備一說吧。
關于此詩謎底,有人猜是“喇叭”。
《鐘山懷古》是借南朝齊代的孔稚硅《北山移文》的內容進一步發揮,嘲笑那些裝腔作勢,自命清高,其實是熱衷名利的人。至于是不是影射《紅樓夢》中的某個人,卻難下斷語。
《北山移文》中說到,周颙曾隱居于建康(今南京)北山(鐘山),以清高不仕自許。后突然應皇帝之詔出山當了官。等他再路過鐘山時,鐘山的山靈把周颙盡情地嘲笑、斥罵一通,說他玷污了鐘山的高潔,不許他再來。其實這是一篇游戲文章。南齊時代確有周颙其人,然而并未當過隱士,孔稚硅的文章不過是借題發揮。
關于此詩謎底,有人猜是“肉”,有人猜是“傀儡”。
《淮陰懷古》這首詩就韓信一生幾個最有特點的事件——不恥胯下之辱、寄食漂母、當上叱咤風云的齊王、最后被砍頭,作了詠嘆。這似乎是提示讀者:賈家從發跡到鼎盛直到衰亡,也同韓信的經歷有某些類似之處。韓信受過漂母一飯之恩,后來作了報答;劉姥姥也受過賈府救濟之恩,后來賈家還要受劉姥姥之恩(如救巧兒出火坑)。在炎涼世態中,這種知恩報恩的感情是可貴的,作者在這里寄托著感慨。
關于此詩謎底,有人猜是“兔子”,有人猜是“馬桶”。
《廣陵懷古》這首詩吟詠的是南北大運河兩岸的隋堤。“蟬噪鴉棲轉眼過”,似喻榮府的繁華生活同樣轉眼即將成為過去。“只因占得風流號”,榮府也以富貴風流聞名,當其敗落時,也將“惹得紛紛口舌多”,成為人們議論不休的話題。
關于此詩謎底,有人猜是“簫”,有人猜是“柳絮”,還有猜是“柳木牙簽”的。
《桃葉渡懷古》這首詩吟詠了王獻之與愛妾桃葉在桃葉渡分手的往事,表達了一種惆悵、哀怨的情緒。這同榮府后來敗落時種種生離死別的情景有共通之處。
關于此詩謎底,有人猜是“團扇”。
《青冢懷古》這首詩以“青冢”為題,吟詠了昭君不得已到荒涼的塞外與匈奴單于和親的悲怨,責罵了不能保護昭君的漢元帝。與之相對應,大觀園群芳的悲劇命運,是由賈府的男人們的腐敗導致的,應由他們負責。這樣理解,是否也可以說這首詩是暗暗地罵了賈府那些峨冠博帶的“須眉濁物”們?
關于此詩謎底,有人猜是“枇杷”,有人猜是木匠用的“墨斗”。
《馬嵬懷古》這首詩以楊貴妃死于馬嵬坡的故事為內容,作了暗含譏刺的詠嘆。似乎是影射了寧榮二府中種種淫濫的生活,如秦可卿與賈珍的亂倫關系。
關于此詩謎底,有人猜是“白芍藥”。
嚴格說,《蒲東寺懷古》不能叫懷古詩,因為《西廂記》的人物連同普救寺之類全是虛構的,于史無考。但這是作謎語詩取樂,正如黛玉所說大可不必“膠柱鼓瑟”,去那么認真。就其內容說,似乎是影射寧榮二府中的某些風流韻事。
關于此詩謎底,有人猜是游戲或賭博用的“骰子”,有人猜是“紅天燈”。
《梅花觀懷古》同上一首《蒲東寺懷古》一樣,歌詠的也是虛構的戲劇人物。杜麗娘與柳夢梅死生不渝的愛情,同林黛玉與賈寶玉纏綿不盡的愛情很相像。不過前者得諧美滿姻緣,后者終成“虛化”,以夭亡和出家了事。
關于此詩謎底,有人猜是“紈扇”,有人猜是“秋牡丹”。
薛寶琴常夸自己從小跟隨父親行商,足跡廣,見聞多,這是可信的。不過,說《懷古絕句十首》都是自己所親歷的地方的古跡則未免是信口編造。且不說她北至內蒙古呼和浩特、南至交趾是否可能,即如蒲東寺、梅花觀本傳奇作者所虛構,又何從去尋找古跡呢?李紈關于“關夫子的墳多”的解說只是替她遮羞而已。寶琴對自己幼年經歷的夸耀和懷古詩的總的情調比較低沉是一致的,都曲折地反映出她原先的家庭已經每況愈下了,否則她何至于前來投靠賈府呢?不過,她眼前所過的總還是貴族小姐的奢華生活,她真正悲哀的日子將隨著四大家族的沒落而到來,那時候她還會再一次走得遠遠的,而且將以十分感傷的心情來回憶大觀園的生活。
上一篇:紅樓夢《葬花吟(第二十七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
下一篇:紅樓夢《薛寶琴柳絮詞·西江月(第七十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