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輔
隴右長亭堠,山深古塞秋。
不知嗚咽水,何事向西流。
這是一首客中送客的詩。
渭水,黃河主要支流之一,發(fā)源于甘肅省渭源縣西北的鳥鼠山;李侖,生平未詳。
詩的起句交待了送別之所。隴右,泛指隴山之西的地方,這里與標(biāo)題的“渭水西”實同一地域概念。長亭,行人休息、餞別處,秦漢時始置。堠,記里程的土堆。
從第一句到第二句,由大及小,由概寫到具體描述送別的情境。曰“山”而“深”,曰“塞”而“古”,再用“秋”字挽合,在我們眼前,即呈現(xiàn)出在崇山峻嶺環(huán)抱中的斷壁殘垣,其荒僻、冷落,秋意深濃,和臨歧送客的蕭索之情一等相稱。
三、四兩句即就眼前境作連屬詰問句,用“不知……何事”貫注。“嗚咽水”,即隴水。《隴頭歌辭》云:“隴頭流水,鳴聲幽咽。遙望秦川,肝腸斷絕。”聲無哀樂,這里用“嗚咽水”的成典,不僅抒發(fā)了傷別的愁懷,還鉤起讀者對《隴頭歌辭》的聯(lián)想,領(lǐng)略到詩人思鄉(xiāng)的情愫。隴水,據(jù)《元和郡縣志》載:“隴山有水,東西分流。”水本無情,東流西注,地勢使然。而吳郡(今江蘇蘇州市)士子崔國輔在游宦隴右,客中送客之時,猝遇盡日向西的隴頭流水,物我渾化,發(fā)出“何事向西”的癡問,于其中正見不得東歸的憾恨。
這首詩,句句寫離別之境,字字含惜別思鄉(xiāng)之情,情境融鑄如一。
上一篇:李商隱《七夕》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趙嘏《寒塘》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