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本姓竺,開士舊名林。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尋。新年芳草遍,終日白云深。欲徇微官去(倒點),懸知訝此心。
【校記】
1.云門,《全唐詩》卷二四九注:一本有“還”字。
【箋釋】
[凈虛] 乃天竺僧,不詳。云門,即云門寺,在今浙江杭州。見本書卷四李端《憶皎然上人》注。詩題,《全唐詩》卷二四九注:一作劉長卿、一作郎士元。
[姓竺] 謂凈虛乃天竺高僧。竺,天竺。印度的古稱。古伊朗語hindukahindukh音譯。《后漢書》卷一一八《西域傳·天竺》:“天竺國名身毒,在月氏之東南數千里,俗與月氐同,而卑濕暑熱,其國臨大水,乘象而戰(zhàn)。其人弱于月氐,修浮圖道,不殺伐,遂以成俗。”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云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
[開士] 菩薩的異名。以能自開覺,又可開他人生信心,故稱。后用作對僧人的敬稱。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提婆初至,為東亭第講《阿毗曇》。”劉孝標注引晉慧遠《阿毗曇心敘》:“有出家開士字法勝,以《阿毗曇》源流廣大,卒難尋究,別撰斯部。”《釋氏要覽》卷上:“經中多呼菩薩為開士。前秦苻堅賜沙門有德解者號開士。”唐顏真卿《懷素上人草書歌序》:“開士懷素,僧中之英。”
[徇] 謀求;營求。《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司馬貞索隱引崔浩曰:“徇,營也。”曹植《九愁賦》:“匪徇榮而愉樂,信舊都之可懷。”
[懸知] 料想,推想;預知。庾信《和趙王看伎》:“懸知曲不誤,無事畏周郎。”
上一篇:《屏風上各賦一物得攜琴客》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松江獨宿》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