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頌夷臣》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唐]皮日休
夷臣本學外,仍善唐文字。吾人本尚舍,何況夷臣事。所以不學者,反為夷臣戲。所以尸祿人,反為夷臣忌。吁嗟華風衰,何嘗不由是!
在改革開放的年代,讀讀這首《頌夷臣》是很有意思的。這題目本身就很耐人尋味:夷臣,本是我們的祖先對外國使臣的蔑稱,而詩人在其前面加上一個“頌”字,這豈不是對傳統(tǒng)觀念的否定?
“頌”夷臣什么呢?頌夷臣善于學習。頭四句“夷臣本學外,仍善唐文字。吾人本尚舍,何況夷臣事。”采用對比手法,比出外國使臣兼收國內(nèi)外一切知識,包括唐文字在內(nèi),這是一種開放的意識;而“吾人”拒絕外來的一切交化(即“尚舍”),則是一種封閉心理。“何況夷臣事”,這種輕蔑的口吻,活畫出“吾人”的自大心態(tài),正是這種自大心態(tài)將自己封閉起來。而夷臣又以“吾人”為鏡,鑒誡自己:“所以不學者,反為夷臣戲。所以尸祿人,反為夷臣忌。”他們恥笑“吾人” “不學者”的愚昧,當然他們要更虛心地學;他們以“吾人”的“尸祿” (只拿薪水不干事)為反面例子教育自己,當然他們要作一個實干的官員。
事物總是不進則退,何況作為參照物的夷國在善學中前進!這就使詩人沉痛地發(fā)出慨嘆: “吁嗟華風衰,何嘗不由是!”國家的衰敗,全由于我們的自大、愚昧、懶惰啊!這兩句詩猶如悶雷從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隆隆滾來,令人震驚!作為一個唐人,他敢于大膽頌夷而針砭已患,我們只覺得他的氣度與胸襟的闊大,只覺得他的“吁嗟”里散發(fā)著愛國的熱力。在這數(shù)行小詩中,閃爍著超時代的反省的智慧之光!我們常說,對中國古代文化遺產(chǎn)應吸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這首詩便是該吸取的精華。可惜的是,我們過去出于某種原因,一葉障目,看不到這類作品在閃光,而冷落了它們。今天該請它們出世了!
上一篇:張祜《雨霖鈴》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飲馬長城窟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