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沉醉東風]會稽懷古(任昱)》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愛望海秦山古色,探藏書禹穴重來。鑑水邊,云門外,有誰人布襪青鞋?休問吳宮暗綠苔,越國在殘陽翠靄。
《樂府群玉》卷一收入。這首小令,當是作者登臨會稽山水探訪古代文化遺跡的即興之作。其中既有對燦爛悠久的漢民族傳統文化的緬懷與崇敬,也有超然于異族政權之外的孤芳自賞,還融入了作者對興亡無定、盛衰無常的歷史變遷的深沉感慨。開頭兩句,寫他重游會稽,探訪“秦山”、“禹穴”等古代文化勝跡。“秦山”,即會稽山,后因秦始皇曾登臨此山,又名秦望山。“禹穴”,即禹陵,相傳為大禹葬地或藏書穴。起唱冠以“愛”字,繼以申明“重來”,從中可見作者對禹王、秦皇的崇敬,對古代文化象征的歷史遺址的向往。“鑑水”以下三句,化用杜甫詩句,表明超然于塵俗之外的“清高風度”。少陵老人《奉先劉少府畫山水障歌》有云:“若耶溪、云門寺,吾獨胡為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鑑水”,即鏡湖,“云門”,即云門寺,二者皆會稽名勝。“布襪青鞋”應有二義:其一用作登山涉水的代稱,其二則隱有以“布衣”自命的孤傲不群之態。這三句大意是說:過鏡湖,游云門,只有像我這樣擺脫世俗羈絆的布衣書生,才能領略山川形勝的古風遺韻。結唱兩句,由會稽名郡自然引出歷史興亡之慨:休要問起吳、越舊事,昔日金碧輝煌的吳國宮殿,早已蕩然無存,廢址上長滿了幽暗的綠苔,顯赫一時的越王故都也籠罩在殘陽暮靄之中。李白《登金陵鳳凰臺》有曰:“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任昱小令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上一篇:《[雙調·殿前歡]題小山《蘇堤漁唱》(高栻)》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雙調·沉醉東風]信筆(任昱)》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