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戲劇《關漢卿》鑒賞
《陳母教子》全名《狀元堂陳母教子》,主要寫宋代陳母教其三子中狀元的故事。
陳母所生三子: 長子陳良資,次子陳良叟,三子陳良佐。另有一女陳梅英。她教子讀書,蓋一堂名曰狀元堂,激發其子仕進。一天,打墻處刨出一窖金銀,她讓休動,照舊培埋,理由是: “遺子黃金滿籝,不如教子一經”;她不求金玉重重貴,只愿兒孫個個賢。往年三年開一遭選場,如今一年一遭選場。她先命老大陳良資求官應舉,“得一官半職,改換家門” ,她要求老大“金榜無名誓不歸” ,為老二老三作個好榜樣。老大不負母望,一舉狀元及第。第二年,她又命老二求官應試,老二同樣得了頭名狀元。老三陳良佐是陳母比較偏愛的,但他恃寵驕傲,陳母命把打墻刨出的金銀埋了,他卻命下次小的每“留下四個金元寶,給自己打一付網巾環兒戴?!崩洗?、老二要考狀元,他卻想僭越先考,被母親擋阻,雖未得逞,卻自夸文章比老大老二高。老大老二赴考前拜別他,他不還拜,中狀元后拜他,他亦不還拜,理由是他的文章高過老大老二。用他的話來說: “拜下去就折殺你了” 。陳母對老三偏愛,對老三寄予更大的希望。街坊鄰居牽羊擔酒,來陳家慶賀老大老二高中,陳母未予還禮,答應老三為官之后,“一總還街坊老的每禮也” 。老三赴考前也夸下???,說他中狀元如“掌上觀紋、懷中取物、碗里拿帶靶兒的蒸餅” ,非常容易。并說他做了官,蓋三丈八寸高門樓,要七十二個馬抬,戴一頂前漏塵羊肝漆一定墨鳥紗帽,穿一領通袖膝襕閃色罩青暗花麻布上蓋紫羅襕,腰系一條羊脂玉茅山石透金犀瑪瑙、嵌八寶荔枝金帶,腳穿皮匠家換來的頭底。
“報登科”報說老三得了頭名狀元,陳母破例給“報登科”的五兩銀子(老大老二得官時,陳母只給“報登科”的二兩銀子) ,連老大老二都明顯感覺到母親偏向老三。老大老二得官回來,陳母未曾出迎,只是傳話說: “著孩兒過來” 。聽說老三得了頭名狀元,陳母一反常例,命老大老二同她一同出迎老三。誰知新科狀元不是陳老三,而是王拱辰,陳母一下子由“笑吟吟”變得“緊低了頭” 、“淚汪汪” 、“羞答答” 、“氣堵住咽喉” 。但陳母畢竟是陳母,她請王拱辰到她家狀元堂去飲狀元酒,并把自己的女兒陳梅英許與王狀元為妻。這時,做了第三名探花郎的陳老三回到家中,陳母又打又罵,責他白使了學課錢,枉熬了點燈油,下令把陳老三兩口趕出門去,不許再上陳家之門。老大老二責老三才輕德薄,辱沒家門; 妹夫王拱辰諷刺他“空長堂堂七尺軀,胸中志氣半星無” ; 連祗候也看探花郎不起,向老三吐唾沫。陳母生辰之日,擺下筵席,老二執壺,老大遞酒,好不光彩。老三夫婦拜壽行孝,陳母先予拒絕。老大等為老三求情,陳母才許老三夫婦過來,但必須答應一個條件: 燒火剝蔥,掃田刮地,抬桌搬湯。行酒令時,陳母規定一人要說四句氣概詩,押著狀元郎三個字,有那狀元郎的便飲酒,無那狀元郎的罰涼水。又命老二把盞,從老大開始,問道吃酒的是誰,把盞的是誰,各自稱呼,官位高者吃酒,官位低者下拜。陳老三遭此羞辱,發憤舉業,奪得頭名狀元。陳母領老大老二及女婿去接老三,老三見母親慌忙下馬躬身立,展腳舒腰忙施禮。陳母想起趕兒子出門,險些兒子母們分離,不禁落淚。老三感激陳母嚴教,自己今日得以為官。陳母面對當官兒子,認為他“孝順似那王祥臥冰” ,“伯俞泣杖” ,“老萊子斑衣” 。當老三拿出西川錦州老百姓送給他的價值千貫的一段孩兒錦,要與母親做衣服穿時,陳母轉喜為怒,打得老三“金魚墜地” ,還讓四個狀元抬著兜橋去見欽差寇萊公;言說“使了我那無岸無邊學課錢” ,抬著兜橋,“尚兀自報答不的我乳哺三年” ; 對于老三貪財挨打一事,陳母說: “此子未曾治國,先受民財,辱沒先祖,依法教訓咱” ??苋R公表彰陳母一家母賢子孝,并一一加官賜賞,陳母“訓子有綱紀之威權,居家有冰霜之直政” ,“博一個萬萬古名揚談羨” 。
上一篇:元戲劇《關漢卿·鄧夫人哭存孝》鑒賞
下一篇:元戲劇《關漢卿·劉夫人慶賞五候宴》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