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戲劇《尚仲賢》鑒賞
《三奪槊》全名《尉遲恭三奪槊》,主要寫尉遲恭被建成、元吉所陷,比武中打死元吉的故事。
此劇關目極簡,賓白不全,根據曲文來看,戲劇中沖突的背景是李淵做皇帝后其子建成和李世民爭奪王位繼承權的斗爭。因為李世民有勇將尉遲恭,使建成爭奪王位繼承權遇到了極大障礙。為了清除這一障礙,建成和元吉設計陷害尉遲恭,在李淵面前誣奏尉遲恭為反臣,李淵不分青紅皂白,下令“拿下” 。李淵的這一輕率作法,引起臣僚不滿,大臣劉文靜埋怨李淵當了皇帝,掌了江山,忘記了這些開國重臣“忘生舍死”、“展土開疆” 、“截發搓繩穿斷甲” 、“征旗作帶勒金瘡” 的功勛。“不著些寬洪海量,刬地信讒言佞語損忠臣” 。劉文靜冒著“金瓜下喪”的危險,“直言在寶殿,苦諫在昭陽”,他向李淵說明今天這些“元戎將” 、“頭廳相” ,都是用各人生命掙來的,他們當日歸唐,為的是太平時節請官賞,誰料“出氣力功臣不氣長” ,“刬地胡羅惹斬在云陽” 。如果“舉鼎拔山的霸王”在,“漢高祖你怎敢正眼兒把韓信望” 。劉文靜又針對李淵只記“美良川里冤恨” ,忘卻“榆窠園里英雄” 。詳細追述了一番敬德歸唐后“把六四處煙塵蕩” ,“苦相持一萬陣” 。“惡戰討九千場” ,憑著竹節鞭,生并草頭王。尤其是榆窠園敬德力戰單雄信、搭救小秦王,更是功高蓋世。曾幾何時,怎么設想敬德竟起反叛之心? 由于劉文靜的力諫,敬德暫免一死。李淵降旨,李元吉與尉遲恭比武較量。
建成與元吉又來到秦叔寶家中,也可能是拉攏秦叔寶,也可能是了解敬德武藝高低,他們問起秦叔寶當年與尉遲恭敬德在美良川的交戰情況。秦叔寶這時候臥病在家,弓箭閑掛,塵埋甲袍,戰馬肥笨,人心焦燥,連做夢也在戰場上和敵對壘廝殺。聽說建成和元吉來看他這“半殘不病舊臣僚” ,他“半晌不迭手腳” ,“強強地曲脊低腰” 。他自 “從二十三上早驅軍校,經到四五千場惡戰討” ,現在三十年過去了,病成這個模樣,“好羞見程咬金知心友,尉遲恭老故交” 。提起胡敬德和他在美良川比并“好弱低高” 的激烈場景,他還記憶猶新,敬德其人的英雄躁暴,其鞭的不留情面,真教你“悠悠地魂散魂消” ,“論著雄心力、劣牙爪,今日也合消、合消封妻蔭子,祿重官高” 。聽說元吉要和敬德御園中比試,秦叔寶“忍不住微微地笑” ,告訴他: “來日你若見那鐵幞頭,紅抹額、烏油甲、皂羅袍,敢交你就鞍心里驚倒” 。勸他“不如告休和、伏低弱,留得性命,落得軀殼” 。否則,“若是輕輕的虎眼鞭抹著,穩情取你那天靈蓋半截不見了” 。
尉遲敬德對李淵“國難用功臣” 、“太平不用舊將軍、枕頭邊聽讒言、偏袒龍子龍孫、冤屈舊將忠臣” 的昏庸作法極為不滿。他聽秦王李世民說,元吉誣陷他是為了害死世民,奪取太唐繼承人,不由得“心頭上一千團火塊滾,氣的肚里生嗔,愁的似地慘天昏,恰便似心內火焚” ,恨不得把元吉“摘膽剜心” 、“剔髓挑筋” 、“剪草除根” ,直把這坑陷他的“冤仇證了本” 。小人進讒,歷來如此。使他氣憤的是李淵昏庸,“信讒言佞語損忠臣” ,“怎做圣明君” ! 想到這里,他氣忿愈甚,下決心把元吉打死,“須并無論” 。
雖然“罷了干戈,絕了征戰” ,做了唐朝官員,但敬德畢竟是個久經熬煉的老將,威武不減當年。你看他“身上不曾掛鎧甲,腰間不曾帶弓箭,手中不曾將著綠沉槍捻” ,他“赤手空拳” ,“坐下刬騎著追風馬,腕上只彪著打將鞭” ,來到這“竟性命的沙場地面” ,那里管君臣體面。但為了照顧一下君臣大義, 他還是先“勒住征馬宛, 立在這邊” , 沒有先沖上前。此時只見這御園“皂羅袍都掠濕宮花露,深烏馬沖開綠柳煙,殺氣盤旋” ,“戰場寬展” 。那元吉在門旗下望見敬德,早唬得“鞍心里身軀倒偃” ,“則管里廝俄延,不肯動轉” 。他心里想那廝今天合該替單雄信作替死鬼,管叫他“變龜來難入水,化鶴來難上天” 。比武開始了,一人使鞭,一人使槊。元吉“槍尖兒武藝都呈遍”,被敬德“遮截架隔難施展” ,霎時間“輸贏勝敗登時現,存亡死活分明見” 。元吉被尉遲恭打翻在地,眼看著鞭下喪命,秦王李世民走上前來,將兄弟元吉顧戀,板住敬德手腕,苦告將元吉生命赦免。敬德慷慨陳詞,說明“把這廝不打死呵朝中又弄權” ,“這廝不納賢,不可憐”,“這廝不彪折脊梁也難消我這恨,把這廝不打碎天靈蓋怎報我冤” ?敬德“忿氣沖天” ,“打元吉喪黃泉” 。他連忙朝拜天顏,心想元吉那廝這會兒可能“一靈兒正訴冤,敢論告他閻王殿” 。他余恨未除,罵 “這廝那器浮詐偽,輕薄諂佞,那里有納士招賢。那兇頏狠劣,奸滑狡幸,則待篡位奪權” ,今天“落不的個尸首完全” 。敬德稱了平生愿,便“吃一萬金瓜也不怨天” 。
本來李世民與建成元吉爭奪王位繼承人的斗爭是最高統治集團內部的斗爭。但因為世民勝過建成元吉,敬德又因與世民關系密切而受到誣陷幾乎喪身,所以敬德打死元吉就有了正義除惡的性質。劇中對敬德疾惡如仇、劉文靜秦叔寶維護功臣,表現得非常感人。
上一篇:元戲劇《李文蔚·破苻堅蔣神靈應》鑒賞
下一篇:元戲劇《石君寶·諸宮調風月紫云庭》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