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養浩·[雙調] 雁兒落兼得勝令
張養浩
退隱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仗立云沙,回首見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戲野花。云霞,我愛山無價??磿r行踏,云山也愛咱。
【鑒賞】 從曲詞的內容看,該曲是作者隱居歷城時的作品。張養浩在英宗至治元年 (1321) 隱居歷城,退隱的借口是父親年邁,實際上是因他直言敢諫,數忤人君。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抒寫了他對云山的熱愛,表現出作者對世俗生活的擯棄,以及隱跡云山之中清高自娛的思想情趣。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曲亦然。該曲前四句寫云山的關系及其相應的變化,是 “無我之境”?!霸苼怼薄霸迫ァ?兩句,描寫了山高云多的奇景。高山之上,云霧纏繞,白云飛來之時,山在云海霧幔之中,若隱若現,白云飛走之后,長空如洗,山色如畫。“來”、“去” 二字,既寫出了云的動態,又寫出了山色的變化,更寫出了云山的渾然一體?!吧揭蛟苹廾鳌?兩句,更進一步從顯隱、高低的角度來表現云山互相依托、互相映襯、互相變化的關系。云來山晦,云去山明,而云隨著山的高低而高低。這很自然地令人想起歐陽修 《醉翁亭記》 中的一段話: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后八句寫作者對云山的欣賞和熱愛,屬 “有我之境”?!耙姓塘⒃粕常厥滓娚郊摇?兩句真實地描寫出作者觀賞云山美景的形態?!罢獭?同 “杖”,山高路陡,作者拄杖而行,走走停停。云沙,猶言云海,“沙” 字極盡云海之蒼茫。“家” 同 “價”,山家即山那邊。作者站在云海之中,極目遠眺,山風吹拂著衣袂,飄然欲仙?;仡^看看山那邊的風景,山那邊 “野鹿眠山草,山猿戲野花”意即可愛的野鹿在山間的草叢里臥著,悠閑得好似睡著了,頑皮的山猿在花叢里戲耍,時而跳著,時而跑著,快樂得不知疲倦。鹿的溫馴,猿的頑靈,給云山景色增添了生趣,襯托出作者超然于世外的心性?!霸葡肌?兩句,描寫了作者對云山的眷眷深情。在作者看來,那來來去去的云霞、晦明開合的高山,以及山上的鹿猿花草,都是那樣的怡然自得,那樣地令人愛憐。云山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其中的樂趣,是那些世俗之輩無法用金錢買到的,也是他們無法體會到的?!拔覑凵綗o價” 是作者發自內心的贊美。結尾兩句,寫作者邊走邊看,細味山色景觀,步遲行緩,漸漸地,感到物我交融,人山之間似乎產生了濃厚的感情。人看山,山看人,作者把云山擬人化了,賦予了它人的感情,從而創造出物我渾然一體,情景巧妙結合的妙境。
全曲如行云流水,跌宕有致。作者把目中所見、心中所感,依次寫來,層層遞進,卻不落痕跡。云、山、鹿、猿、草、花和作者的活動構成一幅云山佳景圖,景中有人,靜中有動,饒有詩情畫意。
上一篇:周德清·[雙調]蟾宮曲·別友|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劉庭信·[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